四十二、雁阵
新镇长是名大学生,金丝边眼镜使得他看起来温文尔雅。新镇长说,县里的意思,要镇里组织一批海产品,参加在本市举办的渔业博览会。
不白拿,给钱。
钱虽不多,但这一点很重要。
林家村的紫海胆和林海底播的虾夷扇贝入选为参展样品。
十一月。
虽然已是深秋,却不是很冷。海洋气候区冬暖夏凉,季节、昼夜温差小。
会展中心人来人往,不时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从身边走过,叫人恍惚错觉置身国外。
地球太小了。
入口处,成群的披着绶带的礼仪小姐在向大家分发宣传单,不多时林海的手上就有了一摞子印刷精美的传单了。其中一份宣传单上附着一个小小的包装袋,打开一看居然是扇贝边子,仔细品尝,味道还真不错。林海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咱们那里多得喂鸭子的扇贝边子居然可以做得这么好吃!”
“看来咱们是落后了。”林滨品味着扇贝边子说。
展厅里热闹非凡,洽谈业务的、买票开眼的、蹭海鲜的,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虽然是生长在海边,但林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海产品汇集到一处。鲜品、冻品、干品、深加工品,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巨大的帝王蟹,重达百斤的早上还在国外、现在却已被空运来的金枪鱼,新鲜的挪威三文鱼,各色叫不出名字的海虾,叫人觉得不论是南极还是北极、欧洲或者美洲,只要你想到什么了,打个电话,就会有人立刻出海打捞,晚饭前保准会送到你的餐桌上。
“其实咱们的海产品不次于他们的,可就是没人要。”林滨感慨道。
“咱们是条龙,可是有些鱼打着咱们的旗号坏了咱们的名声。”
一个展位的屏幕上轮换播放的采蚌影像资料吸引林滨、林海驻足了几分钟。屏幕上潜水员用高压定向水枪将象拔蚌周边的泥土松开,巨大的象拔蚌被采出,吸管竟然足足有胳膊粗细。
“为什么用水枪喷,而不是爬犁拖呢?”林海好奇地问。
“这样就不会有顺带捕获物。每一种海产品采捕都需要有专项许可。”礼仪小姐微笑道。
“老外真是死脑筋。要是这样的话咱们需要办好几十个许可证。”林滨嘟囔道。
“恐怕不是死脑筋啊。我还以为咱们做得够好了,没想到和人家比差远去了。”
“这个蚌怎么会长那么大啊?”林滨问道。
“因为采取了限发执照、船只配额的手段,只允许捕捞单位面积生物量的百分之一,所以象拔蚌有足够长的生长繁衍时间。”礼仪小姐的讲解简洁利落。
“百分之一!天哪,这也太严格了,基本等于没采嘛!”林海惊叹道。
回到县里的展位,从各乡镇集合来的海产品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品尝海鲜、进行咨询。县剧团的礼仪小姐笑起来也非常迷人,传单发出去不少,但总是叫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老王。”带队的王局长循声望去,见是于副市长来了,紧忙起身迎了上去。
“怎么样,有没有签下订单或者达成意向协议什么的啊?林海你也在啊!”
林海笑笑迎上去与副市长握了握手。
“有客户咨询冰库水产加工事宜。”
副市长随手拿起月亮湾的底播扇贝:“好大的扇贝啊,这是哪家养殖的啊?”
“这个是海猫岛附近的底播贝。”
“又是海猫岛。林海你小子还真能折腾啊。怎么样,这个应该受欢迎吧?”
“这个,数量太少,形不成规模。”
“你呀,老王,就会作秀,形不成规模拿它来摆样子啊。”
“是!是。市长批评得有理。”
随手翻了翻宣传册子,副市长说:“创造这么好的机会,你们要好好把握啊。你看看人家国外的海产品,从地球的这一端飞到另一端只需要短短几个小时。要彻底改变思维惯性,不要总是停留在小打小闹上,满足于简单生产、加工,要抓好水产品的深加工。另外要强化品牌意识,要保护好产地环境,实现产地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在国际上建立品牌信誉,打开国际市场。还有,光有好酒不行,还要做好宣传,要喊出去、对着高音喇叭喊!”转头对林海说,“林海你怎么看啊?”
林海想了想,淡淡笑了笑,说:“高瞻远瞩,言之有理。”
“哈哈哈,还很会溜须嘛。来,过来合个影!”
(此处省略一千一百八十一字)一番简单客套后,洪董单刀直入地切入了谈话的主题:“可能你还不知道,我就是抢了你们兄弟海底承包权的幕后策划人,是我们集团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抢了你们的饭碗。”
林海淡淡一笑:“不知道是谁是个事实,但不想知道是谁更是本质。何况,海猫岛在洪董手里,一定会大放异彩的,我很放心。只是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海猫岛,怎么值得洪董下这么大的本钱?”
“是啊,海猫岛是个聚宝盆,可是在那里搞投资确实有很多人怀疑过我。这件事说起来话长啊。”抿了一口茶,洪董继续说,“我这辈子可能是和大海有不解之缘。好好的工作辞了下海,下海了养殖海虾,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场虾病叫我倾家荡产。”
“哦?洪董又是怎样东山再起的呢?”
“还好,在社会上我还算有点人脉,靠亲戚朋友帮助,我又逐步起来了。这些年搞鲍鱼养殖又置了点资产。”
“那继续做下去不是很好吗?”
“做了这么多年,我看清了,初级农产品生产,机遇就是效益。但倘若先行者成功了,很快就会有场外资金注入,进而导致竞争加大。当竞争将利润空间压低后,生产者必然会通过降低成本来维持利润空间。而当管理成本降低至极限,则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这,就是崩塌的前兆。”
“可这与海猫岛有什么关系?”
“我的年纪也大了,不想再参与这样循环往复的无序竞争了。我想有生之年倘若能做一项可以世代流传的产业才是我的最高追求。就像法国的葡萄酒、德国的啤酒。海猫岛有着最适合海珍品生长的水域、有最清洁的海水,可是却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我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树立起一个品牌,让它在市场上靠自己的品质屹立千年而不倒。”
“可是那里可能没有足够的野生海珍品供您满足市场需求。”
“呵呵!是啊,那一带的海区对林家村来说是笔很大的财富,可是要靠它做大、做强一个集团公司,确实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我们既然要保持品质,就不能用传统混乱的养殖方式。”洪董稍稍顿了顿接着说,“在这片海域的承包权完全取得后,我们的后续投资还会很大。包括海底人工礁石建造,以增加藻类依附体以及提供更广阔的海珍品栖息地。我们要通过底播的方式让人工培育的海参、扇贝等海珍品苗种在纯天然环境下优胜劣汰,既保持了产品的质量又保证了产量。同时对海面浮筏子重新清理规划,改变混乱无序的生产模式。”
洪董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灼灼,似乎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未来。
“也就是家鸡散养。”林海轻轻地冒出一句,逗得几个人大笑起来。
“对,就是家鸡散养。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依靠自然为海珍品提供牧场,依靠人工来补偿自然繁衍的滞后性。”洪董盯着林海大手一挥,“我们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响,以海猫岛一带优质海产品为龙头,整合优质海珍品资源,让它走出国门赚外国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