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以为臣之见,我军宜迅速挥师东进,在夷陵一带与吴军决战,灭掉吴国援军后,然后东西夹攻,吃掉从秭归到夷陵一线北岸的吴军,而后再挥师直捣江陵、武汉、武昌。”
我也点头表示基本同意马良的看法,只是补充说:
“陛下,小臣以为再大胆些,包抄的范围更大,现在武陵一带可以说已经尽入我军之手,我意以为除了马大人所说,再继续顺水而下,派一军绕过夷陵,直出夷陵之东,东对江陵进行威慑,西面断夷陵之地后路,困死夷陵之敌。”
李严在一旁一听摇摇头,很不以为然的说:
“不妥,兵应以正为主,不宜多行险招。否则,一着不慎,陷将士于死地,岂不是损我四方精锐之士。微臣以为应稳打稳扎,取下北岸,大军齐头并进,以优势兵力如泰山压顶之势平推吴军。而不宜大军尽集宜都,万一吴军断我粮道,军中无粮,岂不军心大乱?。另外夷陵之东一片平原,无险可守,如何能挡住吴军两面夹击。”
刘备伯父就在那里听我们争论,最后他说:
“三位莫再吵了。统儿年轻,性喜冒险,这几年是打了不少胜仗。但往往胜的险之又险。”
我连忙点头称是。又听刘备伯父说:
“孙权手下多是江南士族掌权,那些士族大户一有战事必先考虑家族利益,上次赤壁之战,要不是鲁肃、周瑜等人坚持,恐怕张昭等人早降了。我这次就是要给他们个样看看,步步威逼,等其内乱。朕此次出兵要以堂堂之兵,大败吴军,杀杀那些士族的威风彻底让其服气。等江东尽归朕之后,看他们以后还敢动不动就说投降之事。所以我同意李严之稳打稳扎之战法。”
“统儿和马爱卿当然说的也有道理,奇正相互也是用兵之道,朕还是要派援军到宜都抵挡吴军,伺机过江,夹攻北岸之敌。”
又说了一会,最后刘备伯父也不听我的争辩了,见我和马良还是坚持在宜都一带过江寻歼吴军,在我保证这部分人的安全情况下,干脆就命我再带5000蜀军,外加武陵一带的五溪飞军支援宜都,寻机围歼夷陵之敌,他和李严继续率大军沿北岸东进。
我和马良出来后,马良感叹李严误事啊,这白帝至夷陵一带处处高山峻岭,如何能展开大军,照这样下去,兵疲师老,三鼓而竭,怕是关羽二爷的仇难以报了啊。
我对马良一向印象比较好,而且他也长的比较好玩,年纪不大,偏长了一对雪白的眉毛,别人还以为他很奇特,其实我知道,拿后世的医学来看,他这是有点白化病,首先在眉毛处显现出来而已。我可不敢直接表示对李严的这个看法,毕竟,这里还是刘备伯父说了算,大家说的再有道理,人家刘备伯父不接受,你有什么辙?反正人家认为你拿的是人家的俸禄,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得了,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做好,减少损失,争取最大利益就是了。就象公司里的所谓的白领,也不过一个打工仔而已,人家老板就是不听你的所谓的正确的建议,愿意花自己的钱玩,你有什么愤愤不平的,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若你还看不惯,自己做老板啊。不过,我临走时还是叮嘱马良时时把刘备伯父的安排传回成都,让诸葛师父也多出出主意。马良是欣然同意,毕竟在这出征的队伍里,那些领军大将以前不过就是些一般的将军,现在是临时提拔的,战略眼光几个有的,而且马良和我师父关系极好,并且以前还和沙摩柯他老爹关系不错,自然也乐于接受我的建议。
我带着那拨来的5000蜀军坐上了冯习水军的大船顺江而下。这5000蜀军也不是什么精锐,说是炮灰团惨点,但也比炮灰团强不了多少,我问过其中的几个,他们就是川东的老百姓,征召入伍也没多少天,这半年边打边训练,更多的是开山造路,到现在也就知道个队形而已,我看他们的战斗力,恐怕500五溪飞军就能把他们杀的四散而逃,不过我既然答应了刘备伯父要尽量保证这些人的安全,那自然的重新给他们训练,尽快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顺水顺风,不到一日,我带着这些人就到了宜都吴班那里报到,吴班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大营,就在城外,和从一路山头撤回来的五溪蛮军住在一起,看来这吴班还有点眼力,知道这样方便。打发这些人走后,我就问吴班黄老将军的情况,吴班叹了口气说:
“唉,黄老将军又到战场去了。”
原来那日黄老将军闻听刘备伯父说老将无用,心里很是愤懑,就提刀上马,引亲随五六人,径到宜都大营。吴班等人认识黄老将军啊,而且以前也做过他的部下,当时很是奇怪这蜀汉五虎大将之一怎么来这前线了,没听说有新的人事变动啊。于是吴班与张南等人把他接进来后,就问道:
“老将军此来,有何事故?”
黄忠一捋颌下白须,愤愤然道:
“诸位,吾自长沙跟天子到今,多负勤劳。今虽七旬有余,尚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马,未足为老。昨日主上言吾等老迈无用,故来此与东吴交锋,看吾斩将,老也不老!”
吴班等人忙劝黄忠不要生气,这等吴兵还不需黄老将军出马,杀鸡焉用宰牛刀,有他们这些小辈就可以了。正言间,忽报吴兵前部已到,已经临营叫阵。黄忠奋然而起,出帐上马。吴班等人劝道:
"老将军且休轻进。"
黄忠不听,纵马而去。吴班令张南引兵助战。黄忠在吴军阵前,勒马横刀,单搦先锋潘璋交战。潘璋过去和刘表手下打了好多年,怎么不知道黄忠本事啊,就派部将史迹出马。史迹傻乎乎的以为黄忠年老好欺负,也不推辞,就挺枪出战;可斗不三合,就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潘璋大怒,挥以前关羽二爷使的青龙刀,来战黄忠。可两下交马数合,不分胜负。黄忠奋起神威,运刀如风,潘璋哪能抵挡的住,拨马便走。黄忠乘势追杀,全胜而回。回来的路上正碰上逢关兴、张苞。关兴就说:
"我等奉圣旨来助老将军;既已立了功,速请回陛下中军达营。"
黄忠根本就不听劝,还是不走。这不今日潘璋又来骂阵。黄忠又奋然上马。关兴、张苞二人要助战,黄忠不从;吴班要助战,黄忠亦不从;只自引五千军出迎。战不数合,潘璋拖刀便走。黄忠纵马追之,厉声大叫:
"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
吴班说现在黄忠已经带人追杀潘璋去了,张苞和关兴怕出意外,已经率军助战去了。我一听,心中暗道不好,千算万算,怎么忘了黄忠此处有一劫啊。我赶紧拱手告辞,扳鞍认蹬上马去追黄忠,同时命令亲随速速调兵随后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