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痛悔间,庞统师叔劝我道:
“小伙子,你就是不派那兄弟来这里送信,恐怕你那好伯父也要想办法称帝的。你还是想想许昌来的万岁怎么吧。”
我能怎么办呢,刘备伯父称帝了,西川所有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中,这里除了极少数人认识刘协外,那还有谁知道我带来的这万岁爷是真是假。我前世的一位外国贤者说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现在整个西川的官员都是刘备伯父任命的,就是薪水也是刘备伯父发的。刘协能带给这些人什么?最多是一个名分。自从黄巾之乱以来,汉家朝廷就在风雨飘摇中,任那些诸侯揉来挫去,要不是因为他们自觉名头不够响,老百姓和很多读书人心里还记惦着大汉的朝廷,他们才不摆皇帝呢。说到底,这还是因为权力,灵帝一死,大汉的朝廷的权力就被各地诸侯分了,朝廷也无力讨伐不听**号令的人,根本就做不到整个天下令行禁止,慢慢的那些诸侯自然越来越不服从**朝廷的管理,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了。这是整个国家来说,具体到一个公司,若是老板随意调整职位,让那些职位责权利不分明,上级主管部门不掌握对下级的奖励权和处罚权,纵使这主管再优秀,下面的员工依旧完全可以不尿他,肆无忌惮的怠工,让上级主管无可奈何,去背黑锅,最后这主管黯然离去,这样下去,这个公司慢慢的就会失去朝气,剩下的都是些只知道勾心斗角的,相互拆台的家伙,那这个公司最后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现在退一万步说,即使是刘协能复帝位,可他手下根本就没有拥戴他的人,要是刘备伯父再背地里使点手段,估计他还是个傀儡,做的还是很没劲。刘协早就过够了这种生活,估计他也不会再当这样的皇帝了。
我就把我考虑的情况告诉了庞统师叔,庞统师叔点点头,示意他明白我的想法,他也说现在的情况下,要想刘协重登帝位是不可能了,刘协这几十年也不容易,他建议我先继续让张苞、关兴等保卫好刘协的安全,让后我再去找诸葛师父,让他想办法告知刘备伯父刘协未死,再想办法安排好刘协就行。我也点头同意,然后就从庞统师叔这里出去,派了跟着我的一个贴身卫士到关兴家叮嘱他俩更要提高刘协的安全保卫等级,好不容易带他回来了,看这个情形,他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啊,千万不能再出点事,出点事也太对不起他了。
来到诸葛师父那里,正好诸葛师父刚刚处理完了一些政务要休息会,我就顺手把我从北方带来的土特产和济世堂新出的早春新茶奉给了他。诸葛师父这人是不收礼的,别人给他送点东西的话非把人家骂死不可。可我是谁啊,他的大徒弟,况且我也不是给他送礼,这是孝敬师父的东西,拿我在这成都常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谁听说过给父母孝敬东西还被人举报杀头的,诸葛师父又不是不明这方面的情理,何况我还给我黄师母,诸葛乔哥哥都带了东西,我这趟出去,要是空手回来就太没面子了。特别是诸葛乔,他是诸葛师父过继的儿子,我更不能表现出生疏来。本来乔本字仲慎,古时兄弟排行常用伯、仲、叔、季作为次序,仲是**的意思,所以转到诸葛亮门下后,字就改为伯松,这说明诸葛亮已把他看作自己心爱的亲生儿子,诸葛亮为乔改的字:伯松。这个字也很有意思,一是“伯”,即乔从此是亮家的长子了;二是“松”,这个字含有宽,不紧张,不严格乃至放开和松散的意思,主要是诸葛乔是个老实、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诸葛师父让他心胸放宽点,要敢作敢为。诸葛师父让旁边的仆役接了我的东西,一指我带的新茶叶,那仆役就赶紧出去烧水准备泡茶了。看屋里没人了,诸葛师父看着我,用一种戏虐的感觉问我:
“徒儿,是不是带回大麻烦来了?这个庞士元就知道往我这里推。”
我讪讪的一笑,拍了句马屁。
“还是师父眼力高,徒儿没法弄了。”
这时那仆役把热水和茶叶都弄好了,我就挥手让他先出去,我自己给诸葛师父泡茶即可,那仆役也是跟了诸葛师父多少年的人了,什么不明白啊,知道我们师徒谈点事情,赶紧到外面和胡驹一起看门去了,不让别人进来听我们说什么。这仆役是诸葛师父绝对信得过的心腹,现在三十多岁,别人不太清楚他的老底,我可是知道。当年诸葛师父还隐居卧龙岗时接待刘备伯父兄弟三人的那个小童子就是他,名字叫诸葛义,是诸葛师父当年外出云游时从路边捡的一个饿得快没气了的小孩,看他可怜就带回了家,这小孩也没什么家人了,自己提出随诸葛姓,诸葛师父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诸葛义,以示忠义之意。这些年他一直跟着诸葛师父,从南阳到荆州,再到西川,现在都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了还是跟着诸葛师父,就觉着能伺候诸葛师父就是他天大的福分了。见他们都出去了,我边给诸葛师父沏茶就边把我的许昌之行说了一遍,当然我可没说华佗师父把医门掌门之位传给了我,也没提我百艺门总门主的事,张盛的事我也略去了他愿为我效劳的事,其余的事基本上都按照事实告诉了诸葛师父,诸葛师父边听边点头,中间偶尔插嘴问上句,我说完后,他就说:
“统儿,我料定按你的脾气,曹丕要是篡位的话,你肯定会救汉帝出来,你还是小啊,不明白你伯父的想法啊,你只是一心与人为善,也从来不去暗算什么人,总觉着大家也都会很忠义,很仁义。这下子弄了个烫手的东西回来,交不出去了吧。唉,怪为师没有料到这么巧曹丕就会在你去的时候篡位。”
诸葛师父接着告诉我,他自从我走了之后就时时留心曹魏那边的事,也让诸葛义经常到我的济世堂打探消息,当然诸葛师父他也另外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不过多方面收集信息更全面一些。他那天也知道从许昌那边来了一个外地人,进了成都后,直奔汉中王府而去,结果就再没出来。第二天王府的内侍就传来消息说汉中王在嚎啕大哭不止,请诸葛师父去劝劝汉中王。诸葛师父就感觉到什么了,到了王府后,一听汉中王说的大哭的原因,心里就一切都明白了。既然我刘备伯父都决定这么做了,反正对大家也没坏处,那就做呗。后来诸葛师父就找来成都的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许靖等人,刚一开口,那些人就什么都明白了,谯周又号称最懂天象,于是就有了后面那一幕。诸葛师父说他也是身不由己,现在西川君臣大约分为两派,一派是西川派,以前是以法正为代表,现在是以李严、许靖等人为代表,基本上是投降过来的,大都是东西两川的豪族,也没有什么大的战功;另一派是以诸葛师父为首的荆州派,这一派主要是在入穿前投奔伯父的人,包括张飞三爷,还有我父亲等人;还有几个立场不太清楚的,主要是黄忠和马良。我就问诸葛师父魏延属于哪一派的,诸葛师父说他本身就不看好魏延,说此人恃才傲物,虽然有点本事,但缺乏脑筋,有时认死理误事。但此人还算与我父亲有点关系,以前也算是我父亲的部曲,和我父亲还算不错。现在他镇守汉中,比我父亲的职位还高,那是刘备伯父想把他拉过去。诸葛师父也看的很清楚,因为他们荆州一派资格老,功劳大,刘备伯父现在是在打压他们这荆州一派,着力提拔两川官员。他若当时不开口拥立刘备伯父为帝,让西川这一派抢了先,到时候重新排位时,荆州官员就吃大亏了。原来是这么回事,诸葛师父也是被迫拥立刘备伯父为帝啊。可现在刘协还活着怎么办?诸葛师父也认为要想刘协是不可能再重登帝位了,这西川刘焉、刘璋父子统治多年,治下的百姓和官员已经大多对谁当皇帝不太在乎了,只要你能给他生活的条件,你能给他升官发财的机会,他才不管是哪个姓刘的当皇帝呢。现在能做的是让刘协公开露面,向刘备伯父称臣,正式承认刘备伯父帝位的合法性,按刘备伯父的脾气应该不会再要刘协的命了。我听了,也只能这样了,我一家人都在刘备伯父治下,即使我振臂高呼我要拥立刘协复帝位,我这小屁孩谁理啊,惹恼了刘备伯父把我全家给咔嚓了,我现在可逃不出去。
诸葛师父说他有把握保住刘协的命,我就放心了,他让我回家等着就是。我和他谈完了,心里轻松不少,又转到后院看望了我黄师母,黄师母和诸葛师父成亲好多年了,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是没孩子,本来华佗师父给她调理身体的,并且已经吃了一年多时间的药了,可是华师父一去不复返,药也没了,前一段吴普师兄刚给他续了药,效果好像没华师父给开的效果明显了。黄师母见了我极高兴,还给我找零食吃,好像我还是小孩似的。诸葛乔也在,我这次又送了他一把切金断玉的短剑防身,他也是高兴的不得了,一个劲的谢我。
回到家后没几天,父亲就带回来消息了,说刘备伯父亲自带人到关兴家请回了刘协,在大殿上当中摘下皇冠要让位给刘协。刘协是坚决推辞,最后都给刘备伯父下跪口称万岁了,刘备伯父再三称不敢,推辞三番,刘备伯父才就了帝位,并为了纪念死去的伏皇后,封刘协为胶东王,青州东部皆为其封地,等收复青州后,刘协再去其封地。现在刘协可以自己选个地方建立王府,赏金万两,奴仆等无数。殿上群臣大呼万岁圣明。
可忙了刘协这事,刘备伯父又有问题了,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