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一六四章 汉中王急就帝位

第一六四章 汉中王急就帝位

"孤岂效逆贼所为!"

说完拂袖而起,入于后宫。众官皆散。

三日后,诸葛师父又引众官入朝,请出刘备伯父。大家皆拜伏于殿前。许靖奏道:

"今汉天子已被曹丕所弑,王上不即帝位,兴师讨逆,不得为忠义也。今天下无不欲王上为君,为孝愍皇帝雪恨。若不从臣等所议,是失民望矣。"

刘备伯父依旧不为所动,掷地有声地说道:

"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

诸葛师父苦劝数次,刘备伯父坚持不就帝位。

诸葛师父乃设一计,谓众官道

“如此如此。”

于是诸葛师父托病不出。刘备伯父闻听诸葛师父病重,就亲到诸葛师父府中,径直来到诸葛师父的卧榻边,问道:

"军师所感何疾?"

诸葛师父唉声叹气,有气无力地答道:

"忧心如焚,命不久矣!"

刘备伯父问道:

"军师所忧何事?"

连问数次,诸葛师父只推病重,瞑目不答。刘备伯父再三请问。诸葛师父才喟然叹道:

"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今幸大王有两川之地,不负臣夙昔之言。而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臣安得不忧乎?"

看看周围无人,刘备伯父才回答道:

"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

诸葛师父眼睛一亮,答道:

"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大王名正言顺,有何可议?岂不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刘备伯父听闻诸葛师父如此说,就回答道:

"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诸葛师父听罢,从榻上跃然而起,一拍身边的屏风,外面文武众官皆入,拜伏于地奏请道:

"王上既允,便请择日以行大礼。"

刘备伯父一看,乃是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青衣侯向举、阳泉侯刘豹、别驾赵祚、治中杨洪、议曹杜琼、从事张爽、太常卿赖恭、光禄卿黄权、祭酒何宗、学士尹默、司业谯周、大司马殷纯、偏将军张裔、少府王谋、昭文博士伊籍、从事郎秦宓等众也。

刘备伯父大惊道:

"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诸葛师父也不管他说什么,就对众臣说道:

"王上既允所请,便可筑坛择吉,恭行大礼。"

于是立刻让人送汉中王还宫,一面令博士许慈、谏议郎孟光掌礼,筑坛于成都武担之南。诸事齐备,许靖等官员整设銮驾,迎请刘备伯父登坛致祭。谯周在坛上,高声朗读祭文曰: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备,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残忍,戮杀主后,罪恶滔天;操子丕,载肆凶逆,窃据神器。群下将士,以为汉祀堕废,备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罚。备惧无德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遐荒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明命,又惧高、光之业,将坠于地,谨择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惟神飨祚汉家,永绥历服!"

读罢祭文,诸葛孔明率众官奉上新制的玉玺。刘备伯父半推半就地接了,捧于坛上,再三推辞曰:

"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

诸葛师父奏道:

"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况是大汉宗派,宜即正位。已祭告天神,复何让焉!"

文武各官,皆呼万岁。拜舞礼毕,改元章武元年。立妃吴氏为皇后,就是吴懿的妹妹,孙尚香走后,刘备伯父新取的妻子,长子刘禅为太子;封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赏。大赦天下。两川军民,无不为汉室有续而欢欣雀跃。

讲完了这些,庞统师叔叹口气:

“这次主公即帝位,可真是难为你诸葛师父了。演戏演的可真不容易啊。”

可不是,刘备伯父几次三番推辞帝位,装模作样和曹丕很有一拼啊。我估计要不是诸葛师父主动提出让刘备伯父即帝位,恐怕诸葛师父的位子就得换人了,还好诸葛师父够聪明。可是,我明明派人来说的是刘协还在世啊,不过是在外面疗养身体而已。我就问庞统师叔这件事,庞统师叔一点我的脑门,说道:

“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要是汉帝在此,你伯父有名义即帝位?他巴不得你们不回来呢。算算日期,你伯父哭的那天就是你派人到的那天啊。师叔我估计,你那个兄弟恐怕是不在世间了。信送达的时候就是送命的时候啊。”

唉,刘备伯父怎么能这样呢,是我害了那个兄弟啊。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