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一部 第九十六章 庲降都督来了

第一部 第九十六章 庲降都督来了

“赵兄弟,我儿子是你的徒弟,你叫我总洞主太见外了,以后就成我为摩里老哥或老哥就行了。我儿子就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咳咳咳,好像我还未成年吧。把一个一个成年人交给未成年人。唉,谁叫咱心理早熟,有这么高才呢。

王平在一旁看我们光说话了,就拉拉我,示意我不能让人家老站在城外啊。我也明白了,赶紧对沙摩柯老爹摩里说:

“老哥,你看看,咱们光顾说话了,站在这里多长时间了。这样吧,咱们进城再叙如何?”

摩里大手一挥,点头同意。然后他又叫过几人,安排带来的那些兵马在城下扎营安寨,他仅带几家大头领跟我们进城。

回到太守府,庞统师叔也已经回来了,一进屋,庞统师叔就对我介绍屋内站着的那个人,我抬头看看,那人与邓元的模样有点相仿,身高七尺有余,肋下悬一口剑,面色白净,像是一员儒将。庞统师叔向我说:

“统儿,师叔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邓方邓将军,荆州南郡人,算是邓元的族兄吧。”

从庞统师叔的话中我知道,原来邓方以从事的身份随我刘备伯父入蜀后,起初被拜为犍为属国都尉,后来犍为属国改为朱提,他就被提升为朱提太守。这次刘备伯父接到我们的牂柯郡事件紧急通报后,就下令把邓方提升为为安远将军,并庲降都督,总管南中一带军政事务,治所位于朱提郡南昌县(作者注:此南昌非后世之南昌。这里的南昌县位于现在的云南省镇雄县一带,而后世的南昌是当时的扬州豫章郡南昌县,二者重名。故朱提郡的南昌县后来又改为南秦县)。我心里知道邓方这人,虽然这邓方在罗贯中大大写的三国演义里未曾出现过,但历史上却是南中第一任总督,被人评价为“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很是稳定了南中一带一段。后世邓方接到刘备伯父的命令后,立即带领属下200多人的亲兵,日夜兼程赶到了这里。

我赶忙躬身给邓方见礼。

“赵统见过邓都督。”

邓方连忙扶住我,乐呵呵的说:

“统儿不必客气。我和你父在江陵之时即为好友,咱们也不是外人。你的事我已经听庞军师说了,真是少年有为啊。”

我连忙谦虚一番,接着我又把沙摩柯的老爹摩里介绍给庞统师叔他们。邓方和摩里也赶忙互相见礼。邓方对摩里说:

“方在江陵时,已久闻总洞主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沙摩柯老爹摩里也赶忙回话:

“摩里乃乡野草民,能让大人知吾贱名,幸甚幸甚。”

都拽起来了。

这里面庞统师叔职务最高,他看大家已经互相见过,就招呼大伙坐下说话,句突就赶紧上茶上酒上菜,让大家边吃边说。

席间,邓方说刘备伯父传书言道对南中一带豪族宜抚不宜剿,万万不可追杀殆尽。庞统师叔微微摇摇头,表示不太认可。但既然刘备伯父已经这么说了,而且人家邓方才是此地的最高领导,我们不过是过路人,管的过多乃是越权,传到刘备伯父那里好说不好听。不过沙摩柯和他老爹摩里不干了,沙摩柯直接就蹦起来问邓方:

“邓都督,你的意思是再请那帮家伙回来在我们头上拉屎?”

邓方脸色微微一赧,慢言慢语对沙摩柯说:

“小洞主,你能保证若是你们那些兄弟掌控此处,就不欺负那些豪族?要知道这里欺负你大哥的豪族之一华家已经被你们几乎灭门了,人家其他各家对你们就没有想法?”

沙摩柯一听哑了。确实是,他那布依哥们完全掌握权利的话,那些以前欺负他们的豪族肯定得不了好。

不过沙摩柯既然是我的徒弟,我也不能让他们吃亏,后世这里那还有什么蛮汉之分?我饮了口茶,对沙摩柯使了个颜色,示意他先不要说话,由我来说,沙摩柯明白了,就坐下来,但嘴上还是说:

“反正我不同意那些欺负我们的人来做官继续压榨我们。”

我直起身,对邓方一施礼。

“邓都督,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邓方知道我是沙摩柯的师父,就也没太客气。

“贤侄只管讲来听听。”

看我要发言,场中都静了下来,我又对在场的人一拱手。

“各位,冤家宜解不宜结。此地蛮汉冲突已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化解的。我有个建议,本来这里已经各族是各洞自治,官府大权掌握在汉民豪族手中,朝廷的政令难以到达各洞,并且那些当官的也常巧借名目盘剥各洞,这样自然民怨沸腾。我想是否双方各退一步,划好各自的地盘,明示税负及纳贡标准,不得擅自更改。双方出人监督,违者重罚如何?”

大家听了之后,议论纷纷,最后经过争论,大体上同意这么做,只是需要进一步细化。华家家族已亡,其家产作为牂柯郡各洞损失的补偿,还有一大片山地,没法分了,大家谁也想要。庞统师叔就建议我干脆买下来,把山地钱一部分折成银子给大家,一部分用这里最紧缺的药品、铁器抵扣。我看了看那块山地,位于鳖县城北六十里地,叫龙岩囤,沙摩柯说那山头是块平地,南北东西距离大约都是2里多地,孤峰入云四面陡峭,山后一线窄径是唯一通道很是险要,山下湘水左右环溪环流,群峰簇拥。我一下子醒悟过来,这就是前一世的海龙囤啊。

前一世的海龙囤是遵义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始建于唐朝,扩建于南宋及明朝,之后焚毁于明朝。唐朝时,以当今遵义为中心的“播州”广大地区被“南诏国”彝人占领,公元876年,朝廷派杨端前来平乱。事平后命杨端“世袭”播州,建立了持续七百余年、共29代的杨氏土司政权。

政权初建,为“设险以守其国”、并作“保固之根本”,于州治西北15公里之“龙岩山”建“龙岩囤”,平时练兵,战时作行政、军事中心。南宋末年,为防“元兵”来犯,扩建加固,增修“养马城”“养鸡城”等形成体系,又与附近的“娄山关”、“鼎山城”形成纵深防御系统。明朝时又重修。

明朝末年,杨氏29代“土司”、骠骑将军、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与川、渝地方发生矛盾,后激化为军事冲突、演化为叛乱。明朝廷倾全力调8省之24万军队分8路发动“平播之役”。播州各地关隘相继失守,杨应龙只好带领1.7万人马退守海龙囤,各路官军围而攻之。由于守军有天险可凭,有积储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囤下河谷中官兵死伤颇众。几经努力,苦战114天,官军终于爬上“后关”,攻占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斩级22687颗”,“招降播民一十二万”。“龙岩囤”被焚毁,后又被易名曰“海龙囤”。意为“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前一世时,我还去旅游过,当初杨氏于囤东侧山下设三关:铁柱关、铜柱关、飞虎关,及“天梯”形成前沿防御体系;囤上再设三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囤后又设三关:万安关、西关、后关。关墙重重叠叠,先后建有月城、土城,囤上有三道城墙环绕,其沿山蜿蜒的雄姿,酷似**长城。古人盛赞曰:“飞马腾猿,不能逾者”。

邓方也不愿把此山交给当地蛮人,也是怕他们据险作乱,前一世不正是这样吗?所以当庞统师叔提出此意见后,邓方很快就答应了。唉。我就掏钱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