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从遵义出发前,韩京浩接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他不与**红军一起转移,他将带上两名助手一起去上海抓经济。为**建立新的根据地后,需要大量的物质与设备作好资金积累。为了以后方便联络,**命他只在租界,最好是英租界抓经济。
因为韩京浩在英国留学,工作起来方便一些。而且,他也不用化名,这也是为了他的工作方便。万一上海有他英国同学与朋友,要是用化名,反而暴露了自己。以后去上海找他的同志。不管认不认识都要对暗号。这也是防止**与脱党分子的破坏,更是为了安全。
接头暗号:来人问:“韩老板,我是从老家来的,大哥问你这几年生意做的可好?答:还行,我与伙计们都还有口饭吃。”这暗号只有韩京浩一人知道。
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寻找或是联络一名失联的党员。给他任务的**首长对韩京浩说:“顾顺章的叛变对我党造成了重大损失。有一位同志在撤离上海前对我说了一件事,就是他在日本期间,秘密发展了一名党员。这名同志年龄小,但是积极性很高,十六岁留学日本,十七岁加入我党。叫封弘。现在可能有二十五六岁。在我们的这位同志回国前,封弘找到他,告诉他。
封弘的导师山田要收他做学生。我们这位同志知道山田不仅是大学的老师,还是日本特务机关的教官。就告诉封弘让他跟着山田去学习。
为了封弘的安全,以后他们将不再有任何联系。我们这位同志告诉封弘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员。在他学成回国后,要及时与组织取的联系,就在新闻报刊登一则外甥找舅舅的消息。
会有同志找他的。外甥找舅舅的消息,没有具体内容。但是,记住舅舅名字叫振兴,振兴中华的意思。顾顺章这一叛变,这位同志不知道能不能安全撤离。后来这位同志在撤离的途中遇害。知道封弘这名党员的存在也只有我了。
我们的档案里没有封弘的存档。这些年来,也不知道封弘这位同志回国了?还是还在日本?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是一名中国**党员?你到上海后,留意一下报纸外甥找舅舅的广告。对于你对对方的辨别,就看你这些年的工作经验了。如果找到了他,他还是我们的同志,就给他建档。”
“知道了。”韩京浩敬礼带上两名肋手与**首长告别。
韩京浩接到任务后回到驻地,马上换好便装,从**银行领路费和做生意的成本就与大部队一起出发。他吩咐两名助手:江元与王立国先行,在岔路等他。韩京浩要去看看妻子简琼莹。告个别吧。
两名助手同志是**首长身边的警卫员。江元还是**警卫排的排长,他们机智勇敢。之所以选他们与韩京浩去上海,是因为他们俩都识得字。
江元在加入红军前是跑戏班的小武生,见过世面。王立国就是吉安成长起来的的孩子。党性原则纪律都很强。
简琼莹是**一纵队一名外科医生。开始**首长们商议是让他们夫妻一起去上海的。后来考虑到部队在转移中作战,会有很多伤员,药品也难弄到。
而简琼莹懂得中医,她们简家在河源是中医世家。这西药不好找,中草药就好找的多。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保证这支革命队伍的战斗力。简琼莹留了下来,与**红军一起转移北上。
韩京浩到**临时医院,那里医生与伤员都撤走了,他紧步的去追赶。韩京浩快步的走着,他要赶上**一纵队,让妻子知道他执行新的任务去了。
韩京浩赶上**医疗队,简琼莹看着丈夫的穿着。她知道韩京浩将不与她一起走了。她轻轻的问:“去哪里?”
韩京浩说:“革命工作,哪里都一样。”
简琼莹明白,丈夫这一去是保密的。她问:“会用化名吗?”
“不用。”韩京浩说:“因为我在英国留过学,也在广州那样的大城市生活过,这一去也是大城市,可能会有人认出来,用化名反而会暴露。” 韩京浩提醒妻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打听我的消息。我们彼此收不到对方的消息,组织也不会告诉我们相互的情况。要相信,我们一直都在战斗,也是安全的。”
“嗯。”简琼莹的泪水流了出来。这时韩京浩的手与她的手碰了一下,她紧紧的抓着不放。三零年他们送儿子韩儒道回了家,她是放心的,四个多月前她又送只有三岁的女儿韩儒杰去了老乡家。她对知道认识女儿留下来养伤的伤员嘱咐:有机会的话,送杰儿回丘岭韩家。
现在四个多月过去了,也不知道女儿怎么样了。丈夫又要离开。她的心是多么的不舍和挂念。就这样流着泪走着。
韩京浩也不说话。他理解此时此刻妻子的心情。走了有一会儿来到一个岔道。韩京浩拍着妻子:“就到这里吧。”
“嗯。”简琼莹松开了丈夫的手,泪眼的说:“你走吧,我看着你离开。”
“好。”韩京浩很想与妻子拥抱一下告别,可是他没有,不能太显眼了。他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会再见的。好好照顾自己,才能更好的战斗和照顾好更多的伤员。保重。”
“嗯。你也保重。”简琼莹对丈夫难舍的千言万语,这会儿什么也说不了了。韩京浩在妻子的肩上拍了一下,毅然的转身离开,江元与王立国后面跟了上去。
简琼莹站在那里目送丈夫的身影消失在杂草丛生的小道中。看着丈夫远去,简琼莹擦干泪水赶紧的走着,去追前面的医疗队。她一直随着**红军到延安,抗战时她一直在前线抢收救伤员。不管她对家,对孩子。对丈夫有多么的想念与牵挂,她也不给家里去一封信,也不向首长去打听丈夫的情况。
韩京浩带着江元与王立国离开部队后,走山路窜小镇过绥阳,到重庆酉阳,经湖北来凤,一个月的行程序到了宜昌。他们走山路,路上没有遇上国民党的军队,天黑遇上村子就借宿,到了小镇就住店。没有村子和镇子就露宿,山洞里也过几夜。
也碰山土匪山贼。在与山匪山贼的战斗中,江元与王立国才知道他们保护的这位首长不仅机智过人,功夫还比他们好。
有的土匪也讲义气,抢劫不成,觉得他们功夫好,也仁义没伤着兄弟们。还会送他们一些财物,有的还会车马送他们一程,他们也在土匪窝里过夜,年都是与土匪们一起过的。也有土匪留他们入伙。韩京浩谢谢绿林好汉们的诚意。一路行走到宜昌坐船来到了武汉。
出了码头,韩京浩买了一份报纸,他想知道**红军走到哪里了。这一个多月来走的都是山村小镇,没有那么快的更新消息。
韩京浩打开报纸,看到新闻说国民党的部队,在贵州赤水河歼灭赤匪残部。这条消息告诉韩京浩,**红军在国民党部队的围困下,还在贵州战斗。他收起了报纸。
看到人来人往,繁华街面。从没到过大城市的江元与王立国以为到了上海。韩京浩对他们说:“还远着。”
“老板。”江元问:“还要走一个月吗?”
韩京浩说:“不要。我们在武汉休息两天,坐火车去上海。两三天就到了”
“是吗。”王立国整了一下背着的包袱说:“这一趟出来,跟着掌柜的可见世面了。”
韩京浩说:“以后你俩要不都叫我老板,要不都叫掌柜的。别一会儿掌柜,一会儿老板。”
“是,韩掌柜。”江元与王立国一起说了出来。
韩京浩笑:“我们现在去找家客栈休息,换换我们身上的衣服。到上海去做大生意,先从衣着开始。”
“是,韩掌柜。”江元与王立国又一起:“您说了算。”
韩京浩前面双手背到后背,挺胸走着。韩京浩想在武汉停留两天,他想看看武汉什么生意好做,他也想着到上海后他做什么生意钱来的快。
只有两根金条的成本,他的事先有个打算。他们进了一家悦来客栈,韩京浩进去看了一下环境还不错,要了两间挨着的客房。他住一间,江元与王立国住一间。他们到了房间在后,韩京浩这边伙计先送水上来,江元和王立国后面送来。
韩京浩洗漱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
“咚咚。”的敲门声。韩京浩听到江元与王立国站外面喊他:“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