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关东侠情传 > 第三十四章 两面坡大车店

第三十四章 两面坡大车店

这两面坡是个地名,同时也是一个大车店的店名,它地处在一个岭上,因东西两面坡不陡,道路宽,因此而得名,岭上较为平坦,有几家小买卖,都是小杂货铺,小酒铺之类,只有一个较大的字号,那就是这个叫两面坡的大车店。可能因地理位置特殊吧,生意非常兴隆,尤其是春夏秋三季,进山出山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到了冬季,大雪封山,按理说该冷清了吧,却不料,这里的冬季人也不渐少,若赶上大年前后,大车店里的炕上挤满了人,这时住店的客人多是山里山外串亲戚的,也有山里木帮的人往家里赶路,更多的是拉脚的爬犁,趁着年根前想多赚几个钱,还有的就是“猫冬”的人,这些人的身份比较复杂了,有做皮货、木材生意的老客,有跑江湖抽签算卦的,也有的是手里有几个活泛钱,但又无家可归的光棍**不明身份的人,这种不愿意露出身份或根本说不清身份的人,大多都是有钱的主儿,包下间屋子或一铺小炕,每天小酒喝着,小牌看着,过得优闲自在,也就是这种人,大多都是店里的老主顾,掌柜的从不多嘴多舌,只是称兄道弟,小心侍候着,别的什么都不过问,天暖了,树青了,草绿了,这些人交足店钱分文不差,而后告辞,有了交情,等再入冬落雪了准来,当然,也有的永远见不着了。

大车店的生意这么好,胡子不来“光顾”吗?这就是山里的不成文的规矩了,一、胡子信奉的是兔子不吃窝边草,二、那些来大车店里“猫冬”的不明身份的人,本身就是胡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胡子绺子有一个不成文的信条,那就是七不抢,八不夺。

七不抢:1、不抢盲哑人;2、不抢疯人;3、不抢瘫疾人;4、不抢僧道;5、不抢尼姑;6、不抢邮差;7、不抢耍钱的。八不夺:1、不夺同行;2、不夺娶亲、送亲、办丧事的;3、不夺山沟(挖参人);4、不夺摆渡水手;5、不夺鳏寡孤独;6、不夺医生药铺;7、不夺大车店;8、不夺开棺材铺的。

盗亦有道,如果哪个胡子绺子不遵循这七不抢,八不夺,时间长了,休想在山林中站住脚,早晚要被各胡子绺子联手干掉。

李青山三人从亮甲台下来时,着急赶路,没有在大车店落脚,这回来了,已把永清掠到手了,往前走二三十里,就是深山老林,再想吃喝,别说大车店啊,连个人家都没有,睡觉都是露天地,所以,岂能不在这儿大吃大喝一顿。

两面坡大车店,不像别处的大车店,远接近送的,可能是店里人手少,来往又多是熟客,住店的,把车马赶到后院,打尖的,车马停在店门前,有拌好草料,堆在那里,自己将马牵到槽头边,自己将草料分扬到槽子里,最后马的草料钱算到饭钱里。

李青山三人下马,将缰绳扔给徐老小,由徐老小负责喂马。

徐老小用眼瞟了下李青山,又指了下驮在马上,装在麻袋里的永清,周围有人出入,话不能明说,意思是问“麻袋”用不用卸下来。

李青山说:“一个麻袋包,卸下来干啥儿,捆在马上也不碍事儿。”

这一路的颠簸,永清被横放在斜巴愣坐骑上的马鞍桥后,不要说嘴塞住了,就是嘴能说话,也说不出来,刚开始在麻袋里还能蹬踹几下,后来一点动静都没有了,仿佛已死了过去。

徐老小把三匹马牵到槽头边,又是饮水又是喂料。

李青山和斜巴愣进入大车店前屋。

这大车店有好多个屋子,几乎都是筒子房,对面大炕,一面炕能睡十多个人,地**有大长条桌子。个别的住屋是单间,但也是对面炕,只不过炕小一些,睡三五人不等,单间有简单的摆设,炕上多有小炕桌。

前屋就不同了,单纯是吃饭地方,摆放十多张八仙桌,有椅子和板凳,桌上有茶壶茶碗。

有伙计见李青山和斜巴愣进来,笑脸相迎,礼让到一个空桌旁坐下,从肩头拉下抹布,擦揩着桌子问吃点什么。

斜巴愣就象条饿狼似的,一提到吃喝,独眼便放绿光,说:

“好长时间没来了,你们店除了看家的酱肘子,烀猪蹄,又添啥新菜啦?”

伙计说:“新菜到添了不少,海味没有,山珍有的是,清炖狍子肉,爆炒飞龙,火熏野兔……”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