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迷情大唐之爱抑 > 第232章 西京宫城

第232章 西京宫城

其东海池三,〈西内凡海池四:一在【咸池殿】东,一在【望云亭】西,一在【凝阴阁】北,一在【凝云阁】北。故《雍大记》谓之【四海池】。《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云:太极宫中凡有三海池,东海池在玄武门内之东,近凝云阁;北海池在玄武门内之西;又南有南海池,近咸池殿。盖以近望云亭与凝阴阁者为一也。《旧书》:尉迟敬德杀元吉,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

【凝阴阁】、〈《长安志》作“凝香阁”。误,今从《大典》《阁本图》。〉

【望云亭】、〈景福台西,见《长安志》。〉

【鹤羽殿】、〈凝阴阁西。〉咸池殿〈廷嘉殿西。〉环之。

又东曰【景福台】。〈承香殿西北。〉

神龙之北曰【功臣阁】、【凌烟阁】。〈《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延嘉殿之东为功臣阁,功臣阁之东为浚烟合。与《大典》所裁《阁本图》合。贞观十八年,画功臣像于此阁。《段志玄碑》:贞观十六年,图形于戢武阁。未知即凌烟阁否。又《唐俭碑》有凌烟阁字,叙于陷贼庭前,其事在高祖时,则阁之建也旧矣。后唐应顺元年《修凌烟阁奏》云:阁在西内三清殿侧,画像皆北面。阁有中隔,隔内北面写“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诸侯王”隔外面次第画功臣题赞。〉

其北有海池、凝云阁、〈《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官图》及《大典阁本图》皆作“凝云阁”。《长安志》作“凝阴殿”。误〉

【球场亭子】〈凝云阁北。〉环之。

城之东北隅有【紫云阁】,其南有【山水池阁】,西为南北千步廊。〈南至尚食内院,西北尽宫城。〉

殿阁之外庙一,曰【孔子庙】;〈《大典阁本图》:月华门西有孔子庙。他书不载。〉

寺一,曰【佛光寺】;〈《长安志》:寺在神龙殿西。《大典阁本图》有佛堂,无佛光寺。柳宗元《为王京兆贺嘉莲表》云:圣旨出西内神龙寺前水渠内《合欢莲花图》一轴。疑【神龙寺】即佛光寺,以近神龙殿得名也。〉

院二,〈彩丝院,已见。〉曰【尚食内院】、〈《长安志》作“尚食院”,《大典阁本圆》有下“内”字。《旧书韩握傅》言帝行武德殿前,因至尚食局。当即此院。〉

【公主院】;〈《长安志》:院在千秋殿西。〉

库三,〈左藏库,已见。〉曰【司宝库】、〈凌烟阁东。〉曰【武车】、〈在武德东门东,见《大典阁奉图》。〉曰【甲库】;〈在西左藏库西,见《大典开本图》。或作“武库”,误。〉

仓一,曰【内仓廪】。〈在虔化门内,见《大典阁本图》。《通鉴》注引《阁本太拯宫图》:武德门在虔化门东,入门遇内仓廪、立政殿、万春殿即东上合门。按所谓入门者,入虔化门也。〉

【三清殿】、〈近凌烟阁。〉

【昭庆殿】、〈承香殿西。《大典阁本图》不载,不知在景福台左右。〉

【观云殿】、〈《长安志》作凝阴殿北,疑即凝阴合之望云亭,或在凝云阁之侧也。〉

【弘文殿】、〈近观云殿。〉

【观德殿】、〈《通鉴》:侯君集献肤俘于观德殿。胡注:观德殿,射殿也。《阁本太极圆》,射殷在宜春门北。〉

【新殿】、〈《长安志》:近万春殿有新殿。

【想恩殿】、《通鉴》:贞观间,薛眨陀突利设来纳币,上御相思殿。胡身之云:据褚遂良疏,殿在玄武门内。〉

【飞霜殿】、〈贞观二十五年,宴五品以上于飞霜殿,殿在玄武门北。〉

【昭德殿】、〈《太平广记》引《大唐杂语》:昭宗文德二年正朔,御武德殿,有紫气出于昭德殿东隅,得金龙子一枚,改元为龙纪元年。〉

【临湖殿】、〈《旧书》:高祖召裴寂等,欲令穷核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

【长乐殿】、【嘉寿殿】、【临照殿】、【望仙殿】、【翔凤殿】、【乘龙殿】、【文思殿】;〈见《六典》、《禁扁》。〉

【翔凤门】、【宣猷门】、【崇道门】、【昭德门】、【正礼门】、【惠训门】、【宣光门】、【通福门】、【光昭门】、【华光门】、【晖仪门】、【寿安门】、【绥福门】、〈见《六典》、《长安志》。〉

【肃改门】、〈见《六典》、《禁扁》。〉

【显福门】、《通鉴》注:西内翰林院在显福门。〉

【兴安门】、〈《通鉴》:太宗闻高士康卒。帅左右自兴安门出。胡身之注:贞观以前,人主常居太极宫,则此兴安门非大明官之兴安门,盖太极宫中别自有兴安也。〉

【显道门】、【金液门】、〈《通鉴》:太宗力疾至显道门外赦天下,敕太子于金液门听政。胡身之注:显道、金液为通内诸门,图志不能尽载。〉

【玄德门】、【白兽门】,〈《通鉴》:隆基与刘幽求等出苑南门,使葛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胡身之注曰:禁苑南门直宫城之玄武门,玄德、白兽皆通内之门。按白兽门即杜诗所谓“寂寞白兽阖”也。颜鲁公《康希铣碑》:父国安,迁博士,白兽门内供奉。〉不知其处。

【东宫】

传宫城之东,南北与宫城齐。〈《长安志》不载东宫东西里数,以官城四里除皇城东西五里一百五十步,则东宫与掖庭宫皆当不足一里,惟东官较广耳。〉

南面门为【嘉福门】,〈《长安志》作“重福”。次北曰重明,又北曰宣明。按宫门无叠至三门者。重福,《禁扁》作“嘉福”。《长安志》言宣明是嘉福所改名,则二门为一门明矣。今删正。〉

北面门为【玄德门】。〈《永乐大典》载《太极官东宫图》,北门为至德门。按至德门当是隋时旧名,见前定武门下注。《长安志图》又作“安礼门”。误,今从《长安志》文。〉

宫之正殿曰【嘉德殿】,〈一曰显德,武德九年,太宗即位于显德殿。后避中宗讳,改明德。〉

正门曰【重明门】,殿门曰【嘉德门】。

嘉德门外之两廊为左右【永福门】,其门内之两郎为左右【嘉门】。〈《永乐大典》图作“左右嘉德”今从《长安志》。〉

嘉德殿之左右,东为【奉化门】,西为【奉义门】。〈《长安志》作“东西奉化门”,今从《大典》图。〉其内为【左右春坊】。

嘉德殿之北为【崇敖般】、〈或作“崇政”,误。《唐会要》:贞观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诞皇太孙,太子宴宫寮于弘教殿。太宗幸东宫,自殿北门入。《禁扁》:崇教,一曰弘教,又有弘教门。〉

【丽正殿】。〈“正”一作“政”〉丽正殿之左为崇仁殿,丽正殿之右为崇文殿,〈按东宫右春坊内有崇文馆,当在此殿之侧。〉

丽正殿之北为【光天殿】,〈《长安志》作“光大”,今从《大典》图。〉

又北为【承恩殿】,其北为【玄德门】。〈诸殿方位皆依《大典》图。〉

承恩殿之左右为【宜春、宜秋宫】,〈前有宜春宫门、宜钦宫门。宜秋,《禁扁》作“融秋”。〉

宜春之北为化苑。〈《通鉴》注:天宝中,即东宫置宜春北苑。按既曰【北苑】,当在宜春宫之北。《长安志》言在宜春宫门外,非也,今正。〉

其南,道东为【典膳厨】,道西为【命妇院】。宜秋之南为内坊。又有【八风殿】、【射殿】、〈《大典》图在宜春门内之东。〉

左右【长林门】、〈皆见《长安志》。《志》又云左右长林门本名弘祖、嘉福,武德元年改重光、宣明。按《通鉴:建成分屯左右长林,号“长林兵”胡注:东宫有左右畏林门。自是未改名时也。〉

【亭子院】、【山池院】、【佛堂院】、〈皆见《长安志》。〉

【鹰鹞院】、〈见《大典》图。按皆在北苑中。〉

【长生院】,〈《旧书陈夷行传:》充皇太子侍读,认五日一度入长生院,侍太子讲经。〉〈按胡身之《通鉴》注曰:唐寝殿皆谓之长生殿。武后寝疾之长生殿,洛阳宫寝殿也。肃宗大渐,越王系授甲长生殿,长安大明宫之寝殿也。《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华清宫之寝殿也。然则大内之寝殿通曰长生殿,则太子所居通曰长生院矣。〉不知其处。

【掖庭宫】,传宫城之西,〈在千步麻之西。掖庭宫东西不及一里,《长安志》以为东西四里,误。〉北与宫城齐,南至通明门。

有西门、〈贞观三年,敕左丞戴胄于掖庭西门简官人出之。按掖庭宫有东西门,无南北门。东门通大内,盖即【嘉猷门】,西门外即德坊。其时未筑夹城,故宫人于此出也。〉

【聚艺台】。〈《长安图志》《杂说》云:掖庭东北垣上有一方台,考之于志,恐所谓宫人教芸之所名众艺台者也。〉

【内侍省】在宫西南。〈内侍省,隋之长秋监,唐贞观三年改内侍省。光宅元年为司宫台,神龙元年复旧。省内有【紫兰亭】。毕氏曰:《新唐书志》,长秋监武德四年曰内侍监,龙朔二年为省,垂拱元年曰司宫台。与《长安志》异。《长安志》:内侍省在通明门西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