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迷情大唐之爱抑 > 第232章 西京宫城

第232章 西京宫城

唐两京城坊考

卷一

西京

宫城

【西京】

唐西京初曰京城,隋之新都也,开皇二年所筑。〈按周、汉皆都长安,而皆非隋、唐之都城。文王作丰,在今西安府鄂县。武王宅镐,在今咸阳县西南。汉都城在唐城西北十三里,自刘聪、刘晒、石勒、苻健、苻坚、姚苌所据皆汉城也。隋开皇二年始移于龙首原。〉

唐天宝元年曰西京,至德二载曰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次年曰上都。

【宫城】

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按“七十”。吕大临《长安图》作“四十”〉

周十三里一百八十步,其崇三丈五尺。

南印皇城,北抵苑,东为东宫,西为掖庭官。

〈隋时规建,先筑宫城,次筑皇城,次筑外郭城。故唐西京官城最在北,皇城在宫城南,外郭城又在皇城南也。〉

宫城,亦曰西内,共正牙曰【太极殿】。〈唐龙朔后,天子常居大明宫。大明官在宫城东北,故谓大内为西内。景云元年,改曰太极宫。〉

城之南面五门,〈《长安志》作“六门”,盖通东官门计之。〉

正南【承天门】,〈隋开皇二年作,初名曰广阳门,仁寿元年改曰昭阳门。唐武德元年改曰顺天门,神龙元年改曰承天门。门外有朝堂,东有肺石,西有登闻鼓,其门上有楼。《旧书王琚传》:以铁骑至承天门时睿宗闻鼓操声,召郭元振升承天楼定量诏下关,琚等徒玄宗至楼上。《旧书》:高祖斩皇甫希仁行顺天门,即承天门也。《朝野佥载》:西京朝堂北头,随曰唐兴村,门前有大槐树,文皇帝移长安城,将作大匠高颎常坐此树下检校。后栽树行不正,欲去之,帝曰:“高颁坐此树下,不须杀之。”至先天一百三十年,其树尚在。承天门正当唐兴时门首。按唐兴村,隋曰杨兴村,唐时改之。〉若元正、冬至,陈乐设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六典》:承天门,古之外朝。按《旧书李泌传》:代宗山陵灵驾发引,上号送于承天门。是奉送山陵亦御此门。〉

承天门东【长乐门】,〈《旧书王志倍传》:开元十年,有京兆人权梁山伪称襄王男,自号光帝,与其党及左右屯营押官谋反。夜半时,拥左屯营兵百馀人,自景风、长乐等门斩关入宫城。盖由景风门入皇城,西行折而北,由长乐门入宫城也。〉长乐门内东左藏库。

承天门西【广运门】,〈《长安志》以广运在长乐之东,非是。今从《六典》。〉广运门内有西左藏库。〈按隋初有右藏、黄藏,开皇十三年始辟左藏院,故有左藏库之称。或以在西者为右藏,误也。《雍录》:太极宫中东左藏库在恭礼门东,西左藏库在安仁门西。按《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言西左藏之西则通训门,通训门盖通明门之误。〉

长乐门东【永春门】。

广运门西【永安门】。

东面一门【凤皇门】。〈隋曰建春门,后改通训门。明皇时,凤皇飞集通训门,诏改凰皇门。〉

西面二门,南【通明门】,北【嘉猷门】。

北面二门,〈《长安志》作“二门”,亦通东宫门计之。〉中为【定武门】,〈南直承天门,李氏图作“玄武门”。按《旧书尉迟敬德传》:元吉步走,欲归武德殿,敞德奔逐,射杀之。其宫府诸将率兵大至,屯于玄武门。则作“玄武”为是。《通鉴》:隋文帝忌太子勇,于玄武门达至德门量置候人。胡注:玄武门,隋大兴宫城北门。亦作“玄武”。〉定武门东【安礼门】。

【太极殿】者,朔望视朝之所也。〈《六典》:太极盖古之中朝。隋曰大兴殿,武德元年改。高宗以后居东内,则大丧多殡此殿。〉

正门曰【嘉德门】,〈南直承天门。诸城刘氏喜海藏唐鱼符,有文曰“嘉德门内巡”,疑入宫城所佩符,非东宫之嘉德门也。〉

殿门曰【太极门】。隋曰大兴门,后改干福门,贞观八年改太极门。《长安志》云:殿东隅有鼓楼,西隅有锺楼,贞观四年置。《永乐大典》载《阁本太极宫图》,锺楼在东,鼓楼在西。

门之两庑为东西阁门,〈《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太极殿有东上合门、西上合门。按合门可转北入两仪殿,太宗时以此为人合。若东内,则以入紫宸为人合。〉

两廊为左右【廷明门】。〈在东者左廷明门,在西者右延明门。《旧书》:节湣太子诛武三思,成王千里率左右数十人斫右延明门。《开元礼》朔日受朝仪,言设御幄于太仪殿,典仪设官位于横街之南。盖廷明相向,中为东西横街也。〉

左廷明门外为【门下省】,〈杨炯《庭菊赋序》:天子幸于东都,皇储监守于武德之殿,以门下内省为左春坊。〉

为【史馆】〈在门下省北。贞观三年,置秘书内省以修五代史,又置史馆以编国史。寻废秘书内省。〉

为【弘文馆】

〈在门下省东。弘文馆始置于武德四年,以聚书名为修文馆,九年改弘文馆,又曰文学馆。

馆侧有殿。《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不载此馆。弘文殿,贞观三年移于纳义门西。九年改昭文馆,开元七年复旧。〉

右廷明门外为【中书省】,〈省内有内客省。《通鉴》:上自武德殿入虔化门,拴贾应福、李猷于内客省。胡注:四方馆隶中害省,故客省在焉。〉

为【舍人院】。〈旧本《良安志图》,舍人院在中书省东南,今从之。〉

嘉德门之两廊,东为【归仁门】,又东【恭礼门】。〈南直长乐门。〉

西为【纳义门】,又西【安仁门】。〈“安”一作“兴”。南直广运门。〉

太极殿北曰【朱明门】,门亦有东西【上合门】。〈见《大典阁本太极宫圆。》〉

其左为【虔化门】。〈“虔”一作“干”。按《通鉴》:高祖封唐王时,日于虔化门视事。是虔化隋旧门名也。〉

右为【肃章门】。〈虔化南直天恭礼门,肃章南直安仁门。朱明门以内为内朝,故虔化、肃章以内宫内。节湣太子之索上官婉见,卫王进之作乱,皆欲入肃章以入宫也。寅怀贞之乱,睿宗出肃章门文德皇后之葬段至元等亦由肃章以出宫也。〉

肃章西为【晖政门】,虔化东为【武德门】。

阁门之东曰【万春殿】,又东曰【立政殿】,〈见《通鉴》注引《阁奉太极宫图》,舆《大典阁本图》合。立政殿前有【立政门】,太宗文德皇后崩于此殿。〉

又东曰【大吉殿】,〈见《长安志》。前有大吉门。庄恪太子薨于少阳院,迁居此殿。〉

又东曰【武德殿】。〈殿有东西门,门西与虔化门齐。贞元四年筑垣,自武德东门属于宫城,此东门也。《旧书》《高宗纪》,许敬宗待诏武德西门,此西门也。《旧书》:高祖令太宗居西宫之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后院,与上台、东宫昼夜并通,更无限隔。《六典》注:武德殿后有延恩殿。〉

合门之西曰【千秋般】,〈《长安志》:两仪殿前有献春门、宜秋门,当即万春、千秋两殿之门。《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云:宜秋门在千秋殿西,百福门东。然则献春门东向,宜秋门西向矣。《旧书》:隐太子葬日,太宗于宜秋门哭之。“献春”或作“宜春”。《通鉴》注引《阁本太极宫图》,射殿在宜春门北。〉

又西曰【百福殿】,〈前有百福门,睿宗崩于此殿,宣宗改为雍和殿。内有亲亲楼,为诸王宴会之所。〉

又西曰【承庆殿】,〈前有承庆门,即太宗所居,《旧书》作“承乾”者误。〉则有【晖政门】焉。〈门东与肃章门齐。高安长公庄薨,发哀于政门。〉

朱明门北为【两仪殿】,常日听政则御之。〈《六典》,两仪,古之内朝,隋曰中华殿,{YL〉改。中华以后,帝后丧亦多殡此殿。按《旧书令狐德棻传》:高宗召宰臣及弘文馆学士于中华殿。是其时兼用旧名。

殿北曰【甘露殿】,〈明皇自蜀还,常居此殿。〉其门曰【甘露门】,门外为【永巷】。〈东西横街。〉巷东【东横门】,再东【日华门】。巷西【西横门】,再西【月华门】。

甘露殿之北曰【延嘉殿】,〈《大典阁本太极宫图》,两仪殿后即延嘉殿,无甘露殿。《长安志》云:延嘉殿在甘露殿近北,殿南有金水河,往北流入苑。故补于此。〉

延嘉之北曰【承香殿】,〈《长安志图》作“承春殿”。误。〉则逢【玄武门】焉。〈《长安志》:承香殿东即玄武门。盖殿在玄武门少西。《大典》《阁本太极宫图》,玄武门在承香殿正北。〉

甘露之左曰【神龙殿】,〈中宗、玄宗皆崩于此殿,前有神龙门。〉

右曰【安仁殿】。〈前有安仁门。〉

安仁之北曰【归真观】,观北曰【彩丝院】。〈《大典阁本图》作“丝彩”〉。

院西曰【淑景殿】,又西则三落、四落、五落,为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在月华门北,廊之些三落、四落、五落。自淑景殿以次而西,为卫士之居。〉

城之西北隅有【山池院】,其南有【薰风殿】、【就日殿】。〈见《大典阁本图》。〉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