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县在广武城的正西边,县城位于句注山西麓和管涔山、云中山交界处,县城北边的宁武关,与句注关和偏关齐名,都属于内长城上最重要的关隘。
楼烦县令猛然见到太守大人驾临的时候并不惊讶,每年冬天将至,太守大人都会巡视长城沿县查看防务。楼烦县虽不是鲜卑南下的重要通道,但也有六百郡国兵和一个屯的营兵驻守。
郭蕴一到县衙就开门见山,“本守此来是向你寻一个人的!”
郭蕴随即把高顺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可县令当即就傻了,他这个楼烦县虽说不大,可也是人口上万的大县,太守大人就凭一个名字就让他找出人来,困难实在是太大了。
“你不要着急,此人年纪约二十四五,过去在汉军中当过军官,嗯,另外,他能读书认字。我想,在你县里,能读书认字的佃农应该不多吧?”
县令愕然,“府君明鉴,何止是不多,佃农几乎都不识字。”
“那这就好办了,本守给你半天时间,要把这个人找出来,本守今天就要见到人!”
楼烦县令暗暗叫苦,太守大人这是怎么了?就算抓重犯也没这么急吧?楼烦县这么大,让自己上哪儿找去?
情急之下他只好把自己的僚属全部集中起来,这些人平日都要下乡收税,应该比较熟悉情况。
事实证明,像高顺这种特殊的佃农就算是躲在山野乡村,只要有人想找,也是不难找到的。
县令很快就从一个僚属那里得到了消息,位于县城东北方长城脚下的薛家就有这样一个人,薛老爷是庶族出身,对这个佃农很是客气,在去年还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
“成亲了?”郭蕴听到县令汇报后不禁哑然,因为在他看来,一个男人成了亲,对沙场的向往就会减弱很多。“走吧,去见见他!”郭蕴有些灰心。
薛家在楼烦并不算是什么大地主,只是靠和匈奴人、鲜卑人做生意发家的寒门。这样的人家在当地还能说上几句话,可在太守、县令这样的朝廷命官跟前就完全歇菜了。薛老爷听到太守和县令竟然同时过来造访他家的时候简直都快疯了。这是他薛家祖上八辈子都没想过的事啊。
令薛老爷没想到的是,大人们根本不打算进屋,一见面连寒暄都没有就直接点名道姓,问他高顺的下落。
薛老爷先是一惊,旋即叹息一声,高顺的确是他的佃户,当年他在宁武关外跑货遇到山贼,是高顺救了他的命。他见高顺孑然一身,便收留了这个人。但他常年在外,也见过些世面,他很清楚像高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长久在他的土地上当佃户的。
果然,今天太守大人亲自要人来了。
薛老爷哪敢怠慢,急匆匆地领着郭蕴等一干人前往高顺的住处,路上后边的管家乖巧地提醒,说天还没黑,高顺应该在地里,不如草民把他叫过来拜见大人们。
哪知道郭蕴丝毫没有犹豫,“那就直接去地里!”
一行人走了不多久,就来到了高顺租种的土地。楼烦县主要是山区,大部分土地都在丘陵之上。薛老爷远远就扯开嗓子大喊,“高顺,府衙来人了,赶紧下来!”
很快,一个浑身尘土、满头大汗的年轻汉子扛着锄头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他的眼睛飞快扫视一下站在面前的一干人,不卑不亢地问,“老爷,唤我何事?”
“哎呀,不是我叫你,是太守大人要见你!”薛老爷急了,用眼神连连示意高顺。
“老爷不要拿我说笑,高顺区区佃农,太守大人怎会跑到这荒山僻壤来见我?”
没等郭蕴出声,站在后边的臧洪一下子冲到高顺前面,“兄长,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臧洪啊!”
高顺听到这个名字后怔了怔,然后急道,“你是?你是子源公子?”
臧洪使劲点头,“家父特意遣我来并州找你啊!”
高顺听到臧洪的话,眼睛里闪现出一抹泪光,他眨了眨眼睛,“劳大人挂念了,他还好吧?”
臧洪点头,忙给高顺介绍身着官府的郭蕴等人。郭蕴毕竟官最大,他马上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壮士能不能请我们到你家中坐坐?”
“太守大人说笑了,草民家徒四壁,众位大人去了只怕玷污了衣冠。”
“无妨,本守乃一郡牧守,去治下百姓家中看看也是理所当然。壮士请!”
高顺住的小山村人口不多,信息更是闭塞,陡然间出现这么多身着华服的人,整个山村全部轰动。只是难为了高顺的媳妇,这个老实巴交的女人哪见过这等世面,竟慌得不知所措,最后竟然掉下泪来。
高顺握了握她的手,“不必惊慌,他们一会就走。”
屋子太小,众人只得在院子里将就。薛老爷见状,赶紧吩咐村里人给凑出些马扎之类的东西来。
“不必了,我等前来有要事,县尊大人可否在院外维持一下,本守同高壮士有话要讲!”
“喏!”县令施礼之后带着薛老爷等走到院外。
“前护匈奴中郎将臧旻臧大人给本守来信,托我一定要找到你!”郭蕴语气平和,“你也知道,自熹平六年以来,汉军退守句注关,关外千里沃野连年受鲜卑铁骑践踏。现严冬将至,鲜卑铁骑又将南下,本守欲整兵备战保我百姓,奈何人才缺乏,故而特来请壮士到军中任职。一来可安臧大人之心,二来也想为我大汉觅得栋梁之材。壮士可有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