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字车间里,一排排的字模架上终于摆满了整齐的字模,印刷机早就等着了,每天都擦得铮亮,油墨也备好了。印刷工人们每天带着各自的徒弟,急得满车间直转。
可不?兰芳报纸早就出到十几期了,出版局里已经批准印刷的书籍,都运到了厂里,在调度室的计划里都排到年底了。
编辑都开上印刷厂的玩笑了:“你们再不印,我这没出版的报纸,可就宣布停刊了。”
“可这不是我们耽误的事呀,那字模不得一个一个的刻呀。”
“啊!好几千汉字,得刻到哪辈子呀!完了,这可等到猴年马月了。”
使19世纪时任何别的通讯工具都相形见绌的是报刊。美国的报刊普及率是世界之最。1830年以后印刷技术的进步使报刊发行量猛增。1835年第一部蒸汽印刷机问世,它使一架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从每小时印200份猛增到5500份,再加上造纸机和切纸机的发明,报纸的价格下降,其结果是发行量大增。
1820年代,一份报纸的售价是5-6美分,十几年后花一美分就能买到数份纽约报纸。由于铁路的发展,城市里的日报能够为农村出版星期周刊。到1860年又翻了一番,总发行量达到33万份,是英国的两倍——也几乎是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发行量的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
这边排版工人一动手,那边的纸厂就出了货,第一批纸都没进印刷厂的仓库,直接上机。
纸厂经理看着订货单,用这么多?这样的话,造纸厂的仓库可眼见就空了,他亲自跑过去看。
两个厂离得不远,刚过中午,回到厂里的纸厂经理兴奋的挥着一大卷第一份“兰芳日报”:“快看!快看!这用的就是咱们的纸!刚印出来的,还没上市呢!哈哈……”
跟着的伙计还背着一大摞。造纸厂技师工人跑出来都抢着看,看不懂的就催着认字的念。经理连拍巴掌,“别抢别抢!一组一份,回去看。看完了赶紧开工,别误了工期……”
造纸厂的工人绝对的神气,第一张兰芳报纸用的就是咱们造的纸,还上了头版,嗯,是二条,也不错了。这叫别的局眼气着呢!
造纸厂经理一下子订了五十份,还以为自己比较有远见,谁想到,回来一说,一片埋怨声,赶忙叫跟班跑回去,再定一百份。
西式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是在1839年,英国伦敦传道会传教士理雅各将马六甲英华书院及其印书厂的华文活字和印刷机器,迁往香港。香港首份华文报章《遐迩贯珍》就是用英华书院的汉字活版印刷厂印刷发行的。当时英华书院铸造的中文活字,世界闻名:俄国沙王钦差大臣、法国巴黎学会、新加坡政府。而太平天国、两广总督、上海道台、清廷**衙门等,都先後购买过英华书院铸造的中文活字,或全套活字铜模,是为西人铸造的中文铅字传入中国之始。
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中国一直采用雕版印术。即便是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后,中国人在经历了极端的兴奋期后,继续大量使用雕版印术印制书籍,活字印刷术则被束之高阁,直至西式铅字印刷传入中国,并形成铅字印刷的垄断,直至上世纪80年代。
活字印刷术就像有人发明了太阳能手机一样,属于技术上先进,但中看不中用,实际使用极为不便的发明。因此,资料记载,清末版本目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共著录历代书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种,约计不同版本两万部,其中活字印奉只有二百二十部,比例仅占百分之一。
泥活字和木活字、铜活字等都为手工雕刻,既费人力又费时间。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
福建林春棋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耗去白银二十多万两,到道光二十六年刻成大小楷体铜活字四十多万个。使用雕版印刷相对方便、快捷,并且一次刻成,保留整版,便可以反复印刷。书坊为了追得利润,力求降低成本,仍习惯使用传统雕版工艺。
一种从未在中国自身广泛使用,被束之高阁的活字印刷术,更谈不上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一旦预热完毕就要挂上档开始机器自动铸字了。大批的铅字排着队就齐刷刷走出来了。
裁压机就是专用的裁截铅线和铅条用的。排版用的版托,排版时要按照要求不断更换铅块和铅条。版面拍好了就要及时“上锁”。版面排好后开始上机。调节油墨稀稠和均匀的螺栓。上机后要不断的进行印前的调试。
1835年第一部蒸汽印刷机问世,它使一架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从每小时印200份猛增到5500份,再加上造纸机和切纸机的发明,报纸的价格下降,其结果是发行量大增。在1820年代,一份报纸的售价在美国是5-6美分,十几年后花一美分就能买到数份纽约报纸。
印刷厂用于报纸印刷的车间,只有两台印刷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第一天两台机器倒替着印刷了4个小时,2万份散发着油墨气味的报纸由邮差送到各城市,再由送报的小报童以每份一文的价格送到各个订户手里。
不少人还是认为这是赔本的买卖,各企业商号犹豫着订了一些,倒是那些中外技师、老师们很愿意订,学校也订得最多,各局个设计室都订了不少份。但是还有不少,直接运到了爪哇。
先是双日刊,前一期就被头脑灵活的客店李掌柜——现在已经是饭店总经理了,发了一条祝贺信,后面就是铅笔厂和商行发了贺信,还捎带着介绍了自己几句。这竟成了兰芳第一份广告。
这一下,可热闹了,订货的人让门房挤爆了,不算内销,光运到爪哇的就够厂里干俩月的,随后新加坡、香港、广州、上海都来订货。商行的知名度也明显提高。精明的商人们看到了报纸广告的好处,从第四期开始就加了页。一个月间,发行量增加了两三倍。
印刷古典和翻译的国外书籍运到了书店,坤甸、东万律等地的书店专门辟出一个柜台,摆放新印刷的书籍。可是虽说是新印的书便宜,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舍不得拿钱来买书。
好吧!书店一合计,和出版局联合办起了图书馆,请各地商行代为收集各种图书,不是舍不得买吗?借!总行吧?
广州上海福建最积极,加上战乱,图书便宜到极点,那就是成包成箱的往婆罗洲运。就算是抢救古籍吧。从各地收集的图书堆积如山,特地请了十几位老先生带着十几名学生帮忙挑选,经典古籍优先归档,善本重点保护,可以发行的分类印刷。
坤甸图书馆先开馆了,书店盘下了后面的一个大院子,学生军人免费,阅读每天一文。认字的人可乐了,这下看书方便了。下了工收了活,图书室坐得满满的,晚了就没地方了。前面院子里还有读报的,最近的消息由书店伙计大声朗读。周围不识字的都爱来听,连几个说书的场子都没了生意,索性书店雇了来读书念报纸吧。
报上的事可比说书热闹,什么南京的长毛怎么打、北京的朝廷怎么说、广州开了什么厂子、上海运来了什么货,还有美利坚的内战、欧洲的技术、英吉利打缅甸、法兰西打安南……不多久,图书馆就起了二楼,又盘下了城对面的另一个院子,开了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