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机器染布,又好看又耐久,买价还能高一截……”
“啊?今天我请,请你们一起,都去都去。帮我去李掌柜那里订个大雅间,这回,工局出钱。替我去传个话,把工坊搞机器的那俩头叫来。到时候,你们说,让他们记。把好主意都告诉我!哈哈……”
“算啦,让你的匠头们记,还不如都记下来再给你呢。迎春、檀烟负责记,好吗?丝蒂芬妮你俩从欧洲书籍里看到的有关内容多说说。”
“哎呦,太好了!走走,收拾了,都去!老赖!你们几个先去。”叶根生忙着招呼。
这天的会餐,吃到掌灯。叶根生收获太多了,乐颠颠地回去整理了几天,拿出了一个生产规划。拿给总厅和石塘洲都看了,大家又惊又喜,陈雨霖还特地拨了经费。叶根生放开手脚开始研制。
珍妮纺纱机构造简单,但设计十分巧妙。纺纱时候,只要操作者转动纺纱机的大转轮,带动转轴,转轴就会通过绳套转动锭杆。完成后这一步后,小小的倒转一下大转轮再顺转,使的纱线从锭杆钩上脱下。最后放下锭子压板使锭子与锭杆同轴转动,将纱线卷绕到锭子上,便完成整个过程,将棉花纺成棉纱。
珍妮纺纱机试验性制造成功后,那拨泥瓦匠和木匠挨着织坊又建起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围上围墙。
一百多个铁匠木匠在打造珍妮纺纱机的部件,要求在一个月内造出四百台纺纱机。这些纺纱机不同零件的是交给不同的匠人的,最后厂里的工人将其组装在一起。
四月中旬,纺纱机全部做好,纺纱工厂便已准备妥当可以开工了。纺纱机的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五倍,八天就能纺出一担细棉纱。
工坊日夜加班,灯火通明。因为是计件付酬,人人都尽快赶工。工坊加了夜宵,这下,孩子女人都来帮忙,进度更快。每验收交付一台,都一片喝彩。转天就有壮工把纺织机运去新厂房。
固定安装之后,安排的人手已经到位了,天天在培训,轮流用已经装好的机器实习。这边自己工位的机器一安好,马上就准备试车。
石塘洲、兰芳都热闹起来了。毕竟一下子肥皂厂、水泥厂、纺纱厂、织布厂都开起来了,上千人有了工作。附带的上下游都活了,周边的附属产品和行业,一下子都起来了。光是厂子周边的小商铺就开起来了多少,小商小贩也多了好多。
叶根生还没完呢。把丝蒂芬妮、爱玛、迎春请了,专门帮忙翻译整理有关染坊、刺绣、印花、针织等等,这一系列都搞起来,怕不得又需用上千人工?一年怕不几万银子?
工业局忙他们的,贺公子也在忙着新实验——烧制玻璃。
玻璃窑子除了主炉、储热室,还设计了一个退火通道。控制温度变化让高温材料按适宜速度逐步降温,消除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如果不消除残余应力,玻璃是会自己裂开的。
窑子的目的是把坩埚中的玻璃原材料加热到比烧瓷还要高几分的温度,让材料完全融融变成玻璃液体,加入硝石去色,然后进入退火通道退火,最后用食盐澄清去泡,灌入模压器中模压成型。
意大利于1291年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玻璃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所有玻璃工匠都置于岛屿上生产,不得离开,因此保住了生产工艺,让意大利成为欧洲唯一的玻璃供应商。这样的垄断让玻璃价格高昂,直到十七世纪末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大块玻璃制作工艺,才让玻璃成为平常物品。
不过在这个时代的玻璃是偏绿色的,并未完全纯净透明。想要制作纯净的无色玻璃也很简单,在烧热的玻璃水中,要加入硝石去色。加入硝石后,硝石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让玻璃呈黄色,而四价锰在还原反应中变成三价锰就会呈现出紫色。因为黄色与紫色的互补性,让玻璃呈现出白光而变成无色。玻璃就显得无色透明。
玻璃烧制好后还需要在玻璃热液中加入澄清剂,比如食盐。澄清剂遇热挥发会形成大气泡,这些大气泡上升过程中带出小气泡,能让玻璃中的气泡减少,因此澄清。
随着石英、长石等物相继投入坩埚,轮流卖力推动起风箱,让火力持续加大。温度越升越高,石英等物都变成了火红色,硼砂等物品都加了进去,融化的红色溶液在迅速变得纯净起来。炉子设计得很成功,烧了一天把六锅原材料全部烧成了玻璃热液。
随着温度不断降低,玻璃上的火红色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类似于淡绿色的纯净平面,看得大家啧啧称奇。
玻璃液分别进入退火通道退火后,检查玻璃试验品的成色,发现第三个坩埚里加了硼砂的玻璃的透明度最好,算是找出了最优的配方。
第二炉玻璃又微调第一炉找出的最优配方,直到找到较为完美的配方,这才开始制作成品。第三炉就开始用模压器模压玻璃用品了。
用生铁制造模压器,模压器上抹上一层用桐油调和的木炭粉末,防止铸模和玻璃黏合。用长长的火钳将坩埚夹下来,把溶液倒入早已准备好的陶范之中,工匠们压下铸模压具,迫使玻璃液体在模压器中成型。待模压器中的玻璃冷却后,一个圆形玻璃杯就做出来了。
透明的玻璃杯做出来,放在桌子上十分美观,散发着水晶般的皎洁光泽。
“东家,做成了!做成了!”五个匠人满脸惊奇。这个时代玻璃是绝对的奢侈品,这么大的透明玻璃杯匠人们都没有见过。
不过,拿起那玻璃杯仔细一看,发现杯壁里还有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不但有碍美观,而且会让玻璃杯变得脆弱,容易破裂。
想了想,觉得还是澄清的工作没有做透。于是在新一锅玻璃热液中增加搅拌的工序!他找铁匠打造了几十根铁棍子,让匠人们在玻璃液冷却前不断搅拌坩埚中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这才加入食盐做澄清剂。
这一锅玻璃倒出模压,新一个玻璃杯做好后,得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圆底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