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四水说道:“无论英军还是清军,都没有办法完全依靠火器阻止对方的肉搏冲击,由于当时火枪准头不好,发射速度不快,在敌人步兵冲到跟前时,实际打不死几个人,所以西洋军-队无不苦练肉搏战,方阵步兵刺刀冲锋是最终决胜手段。而清军则由于火器交战观念过于强烈,完全放弃了肉搏战。”
“清营自嘉庆后期就根本就没进行过肉搏训练,此外清军的鸟枪上并无刺刀这玩意,而英夷大兵牛高马大,手中洋枪上还有把明晃晃的刺刀,当看见洋兵列阵端着刺刀洋枪冲来后,清军无不魂飞魄散,远远放上几排枪,见英军没被吓炮,清军就立即丢下大炮四散逃奔了。”
郑炳勋接过来说道:“这事儿听詹姆斯舰长说过,他也觉得清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曾是其最强项的专长——肉搏战能力,而且几乎整个清营都是如此。只要对方没被清军的排枪吓跑,端着刺刀枪接近了清军阵地,清军立即就会溃散。而且首先发现清军这个弱点的就是英军。英军发现即使是使用简陋火器,并且用劣质火药的清军士兵,也能在大炮旁忍受开花弹的攻击,清朝士兵还有用火器顽强的与英军对射的勇气,打起来伤亡根本没法控制,更何况清军还火炮众多。但是英军只要一发起果断的白刃冲锋,清兵就崩溃了。”
“天哪,这可是几十万兵呀,都是这样,大清国可不就完了?”陈雨霖喃喃低语。
郑炳勋又说道:“英军攻下的一系列要塞炮台,实际基本都是靠白刃战夺取的,向广州海口的车歪、横当、海珠等等一系列的炮台,很遗憾,都是洋鬼子用白刃冲锋拿下来的,而且伤亡轻微得超出他们自己的想象。”
贺公子没说话,他的那个时代,某著名大导演拍的电影中清军将领挥舞长刃,双手持刀砍倒六七个对手,也只能是它对于史实的无知和想象。即便是艺术,也应该是加工,不应该是无中生有的瞎编。靠谎言聚集起的自豪感,一触即溃。
“唉,定海那么多八旗绿营将士殉城,也是洋鬼子白刃突击拿下来的。”郑老大低声说。这也没错,不过贺公子是从互联网上才看到当时的报道摘要,洋鬼子死2个,伤15个。多么可怕的现实,真是可怜之人,定有可恨之处。
“从此得了,英夷发现了击败清军的诀窍,那就是白刃战,这可是非常划算的,英军从此可以极小的代价在陆地上击败清军任何陆军部队,根本不需要再去用战舰与清军炮台拼死对射,这样英军地面上所向无敌,截断清朝的大运河航道,迫使清朝与之谈判,达成了作战目的。……”
对于先进武器的着迷,清朝是历代之最,作战观念之“超前”是前所未有,但放弃肉搏战,全面倒向依靠火力优势的战法,却并没有增强清军的战斗力,尤其在使用后膛装填线膛连珠枪前,战斗力并没因全面火器化而提高,相反还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更差了。
清军追求先进武器其心可悯,但自己的传统强项则丢失过快。长毛骤起,一夕燎原,就是因为清军肉搏能力太低,闹长毛时清军的肉搏战能力怕是连第一次鸦片战争也不如了,所以清朝大量的军力与国力被长毛拖住,至少间接导致了英法敢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说到二次鸦片战争,郑老大有话了:“打这一仗的时候,我就在天津,清军重炮依然远于英法舰炮,大沽口炮台的重炮对英法舰队伤害不小,但英法洋军一旦登上陆地,只刺刀一亮,清军的炮台立即失守。紧急之间就把还有一定肉搏能力的驻京八旗与畿辅驻防八旗以及外蒙骑兵紧急调来,嗐,病急乱投医,蒙古骑兵当时已经连杀羊都难了。”
江四水抢过话来:“不错,你就说八里桥吧。英法联军的总数不到两万人,其中英军约一万两千人。进攻八里桥的是法国军-队,司令叫孟托班,率两个旅,全部人马不到八千人。据僧格林沁向皇帝报告的法军人数是不过五六千名,这可能是法军投入战斗的实际人数。”
“接近七比一了。”有人小声说。
关于清军人数,孟托班回忆录说是三万到三万五千人。而根据当时俄国大使提供给英国人的情报,清军在八里桥一役投入的兵力超过五万五千人。
“结果不但士兵也不知如何作战,就连将官也久不习战阵,竟用骑兵步兵去通过狭小八里桥正面冲击英法联军方阵,那不是找死吗?在桥头遭到英法联军包括康格里夫火箭炮在内的各种火器丁字型阵密集射击,过桥之前就死伤了大半。”江四水边说边在桌上,沾茶水画着地形。
“而过桥之后,无论骑兵步兵均不知如何杀敌,瞎跑乱奔,丝毫不能动摇英法军刺刀方阵,只有极少的清兵突入洋兵战阵,但肉搏中,英法仅损一人,清军损四十人。就这样,两万七千步骑军一战全灭。”
“……”在座的几个人,半晌无语。
叶根生慢慢地说道:“法军司令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还让他当了参议员。法皇提议再给他年金五万法郎作为奖赏,但遭到了多数议员的反对。议员们认为,发生在八里桥的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说在整个战役期间,我们只有十二个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给他那么高的奖赏!”
“咔!”的一声,郑老大一拳砸在桌子上,杯子碗碟一阵乱蹦,“嘿!真他娘的憋气。”
十二个,这才是八里桥之战法军死亡的人数。而清军呢,则是五万大军伤亡过半,也就是超过两万人!如此战力,大清再不败,就没有天理啦。
如果不是经过一番研究,这奇怪的八里桥之战,一直是贺公子心里的疑惑。不说还有步兵,单是“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七千”,纵使当时敌军步枪有效射程400米,就是放到二战时期,也会是数千步兵的噩梦。居然全军覆没,可见当时满清战力低下如斯。
以后什么甲午战争了,庚子拳乱啦,清军陆军在火器方面也决不输给日军或八国联军,但那只是远远猛放排枪,一旦敌军刺刀兵接近,就轰然而散。坚决只用火器射击,绝不近身肉搏,这一绝对火器作战观念,也一直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总体来看清末的清军是怕刺刀不怕大炮,大清军队是被列强用刺刀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