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1862开始 > 23章.不是冤家不聚头

23章.不是冤家不聚头

直到江户时代,日本才有了要以“大和心”替代“儒心”和“佛心”的思想。而且,尽管很多日本民粹者把儒家看做异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川幕府是尊儒的,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异端。所以日本并不存在优越的“本族文化”,因此“汉学”和“洋学”与“佛学”一样,都是外来文化,从一种外来文化从取来道德,再从另一种外来文化中取来技术,这并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地方。

自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开始不再称呼中国为“中国”“中华”,相反,日本则自称“中华”“神国”,尤其在清朝取代明朝之后,日本则认为自己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正统。而通过与汉学的比较,得出的是“洋学”和“汉学”互有短长,佐久间象山更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

日本人在西方文化面前保持着十分开放的心态,而不像中国人那样易于产生民族文化优越的观点与中国儒生的交往中,他们可以互论朱学、王学,与西洋人的交往中,有互论炮术、航海术,并没有哪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的意思。眼界渐开的东洋倭人,已经开始鄙视依旧闭塞因循的大中国了,不甘于作为东洋海中一隅之小国,已经开始把自己与中国进行了地位置换。

贺公子尽可能地了解倭国的情况,几个人居然笔谈甚欢。中午又小饮一回,方才告别。

“你觉得那个东洋国……”

“呼……是呀,那个东洋国以后会是个大麻烦。”

“嗯?你觉得这些藩士?倒是些文武通家。”郑老大也对于那些个挎刀的藩士很有些佩服。中国人也有带刀的,却大多不认识几个字;而那些寻章摘句的文人,又大多拿不动刀。

“这样的人物,如果有一千个,就很可怕了。”

“是呀,这么说,一二十年后,倒是能有些明堂的。”

“哼,大清会很麻烦的……我们的动作也要快,十年之后,不能有一批能和他们匹敌的人物,兰芳也瞎菜。”

“对对。眼下的事要紧,可这华尔会买咱们的账么?他们的战力比清营好得多,现在气势正盛,上海道他们都未必放在眼里,咱们的招牌是不是小点?。”

回到旅馆,贺公子看郑老大有些担心,就说道:“此时长毛乘胜而来,士气正旺,在青浦严阵以待。常胜军贸然进军支援,恐有损伤。”

“哦?那么华尔岂非更不会回到上海了?”

“我觉得,谭绍光必会倾力一战,华尔此败必损筋骨,回来养伤是肯定的了。”

6月5日,去拜会上海道吴煦,又碰见东洋藩士和荷兰、法国领事一同前来。既然是熟人,多少有几句寒暄。

道台衙门的排场堂皇,还很有样子,可是道台不仅令不行,官衙内乱晒旧衣。也就是一次虚应礼数,没什么正事。就和道台聊了聊日前的战事,顺便说起愿意协助从南洋运输辎重补给的事。

道台很高兴,这倒是个可以在常胜军面前显露本事的机会,让这个刚吃了长毛大亏的华尔也买一回上海道的账。想着也就提出可以帮助联络华尔。

起身告辞,道台抬手送客。大家才出大厅,就听见后面有些混乱,招待客人的点心和水酒一撤下,即被衙役们毫不掩饰地分食一空!

藩士们面面相觑,道台也很有些尴尬,衙役也受米价的拖累,人都快饿死了,哪能还要求他们体面?

藩士们提出参观孔庙,道台的随员有些犹豫,但还是勉强带了去。

走进孔庙,发现此庙竟然已被改成英军兵营,看到孔子圣像被移走,庙已损毁,感到十分痛心。

日本武士则走到英军士兵中间,坐立饮酒,令英人大为惊诧。英国人歧视中国人,而日本人则未受到歧视,也令藩士们大为感慨,“清国已衰弱到如此地步,令人哀叹”。

当儒生问日比野辉宽“贵国是否尊孔”时,日比野直接说,“我国尊孔胜于贵邦,不似清国孔庙,庙中无圣像而有英人。”

儒生哑口无言。

日比野辉宽也绝太过伶俐,就转和儒生汪士伟谈起了三国,汪士伟从中国人敬关羽这个论题说到“义”是中国独有。不料,日比野又反驳道:“不然,我国贵义,秀于万国,故论义不敢苟。兄未知日本胆者,岂有受人鞭挞而不耻者!”

这话说到了中国儒生心头的痛处,默然不语。藩士对中国士人的忍气吞声很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

高杉晋作也曾数次说到中国当局**无能,“近世之衰微,自为灾而已,岂谓之天命乎?”

儒生只能“甚是甚是。”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