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是由一连串的岛屿组成,外国人租得的地方被称为“丹麦人岛”、“法国人岛”等,均坐落在通向广州的主要水道上。
当时,停泊在黄埔港弯的外国商船经常有100多艘,绵延达3里。1757年以后,广东的对外贸易除澳门有少部分外,絶大部分都集中在黄埔进行。
由于清廷坚持不让修理船舶的船坞建在大陆而只准建在岛上。因此黄埔的这些古老的泥坞,都建在靠近江边的岛岸上。大量的船舶来到黄埔也使得船舶修理的中心由澳门移到了这里。这里有淡水补给,又有船舶修造业,加上清廷只允许外国商船在此停泊,如是黄埔热闹一时。
这些泥坞的设施非常落后,不像英国的船坞主要是由绞盘将船舶拖入船坞。这些泥坞可以承受一只十八世纪的巨舰,不管船有多大,一律靠人力拉。但这依然是东亚地区最好的船坞,因此那些受到了那些涉足远东贸易的诸国海军及商人的频频光顾。
这些泥坞都被声称归其所在地所属村庄的长者们共同所有。船坞的劳工,无论是否有技术都得由该村村民或其它有血缘关系或友好关系的人担任。每个在船坞中干活的人互相间都是亲戚。因此船坞业可说是一种特殊垄断性的以亲缘与家庭为基础的集体行业。
许多外国人都喜欢用中国的船匠。最早的皮毛商人之一的约翰·弥瑞斯曾于1787年将一些中国船匠带到了温哥华,在那里用当地的木料建造了一艘纵帆式帆船。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为了防御英人而购买的一艘夷船“切萨皮克号”上就招募有黄埔的水手。可见黄埔人对夷船的熟悉。
外国人依然和以往一样被限制在珠江沿岸的旧商馆里。尽管在广州的外国人数目多了三倍以上,却被限制在一块大约只有二十一英亩的区域内。相对而言,黄埔地区的中国人仇洋的情绪稍微轻些。这是由于外国人在黄埔的存在事关当地许多人的生计,一旦外国人不来了,他们便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主要客户是洋船的黄埔船坞。
泊着六七艘紫洞艇,每艘艇的名字,都标上一个雅号招牌,如“香”字的就有“醉香”、“荷香”、“禅香”等;“兰”字的就有“月兰”、“金兰”、“美兰”等。经营者由一个或几个人合资开设,并雇用称作昼家的水上人家做工,包括楼面服务与炊事。
为了招徕顾客以及同陆上的酒楼竞争,他们在艇的招牌、装修、布置、服务和菜式等方面,独出心裁,巧作安排。艇内陈设仿照厅堂模式,一水儿酸枝家私,四周都是古董字画,古色古香,陈设井然。
紫洞艇每艘一般高2层半,最低的也有一层半高,一楼就是吃饭喝茶的地方,楼上则是客房。每艘艇较大的可摆得10人一桌的酒席四桌,小的也可摆3桌。
这艘船不小,但只摆了三桌,舱里显得挺宽敞。
紫洞艇的女孩们年纪不过十五上下,会唱曲,或会弹琵琶。穿着旗袍服饰,打扮也很自然清新,并不像市区内高档妓寨的红牌小姐那样高贵新潮、艳光四射。
郑老大、贺公子、陈逸杰、江泰安,各自身边陪了一位女孩,客人宴饮时,在旁打扇、添酒、盛饭、送巾。客人临走时,为客穿外衣,执拾什物。
当时苏州帮、扬州帮、广州帮和潮州帮是最大的四个帮派,女孩最多,而且客人也最多,苏州帮尤盛。苏州女孩长得秀气,又会打扮,讲话也很好听,尽管语言不太通,但不少广州本地商人也喜欢找苏州女孩。
“这些菜点,都是陆上酒楼所少见或没有的。”
菜式有“韭黄凤肝”、“翡翠酿北菇”、“脱骨烧**鸽”、“绿野藏龙”,就是柚皮大鳝;“金华银针”,是火腿拼芽菜……果然用料上乘,巧手制作。
点心面食,有“蚧肉灌汤包”、“虾子鱼皮云吞”、“九层玫瑰糕”、“大地鱼烩伊面”、“鲜菇鲈片粉”等。
“价钱方面,十分优惠,以薄利多销,微中取利而取胜。比之陆上酒楼茶室便宜了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很受顾客欢迎。还可代客订制各款菜点,依时送货上门。”
因为带了阮氏玉、爱玛和迎春,又要筹划些事情,所以为了减少麻烦,贺公子还是住在紫洞艇上,郑老大几个则在不远的岸上住下。
他的目标在黄埔长洲岛北部,这里是黄埔水道与新洲水道会合处,涨潮退潮时水流湍急,泥沙难于淤积,极适于筑坞修船。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广州为通岸。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苏格兰人约翰.柯拜受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公司送入黄埔船只的监修工作。柯拜到黄埔后,从当地的中国人手里租了几个泥船坞,雇用一批中国人从事修船业,很快便由监修变成工业资本家。为了扩大经营,他将船坞扩建为石船坞,后人称之为“柯拜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造船坞。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黄埔地区民众怒烧“柯拜船坞”。柯拜本人也被当地人民所虏,后来不知其下落。
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廷败了,柯拜家属以船坞受到损坏为借口,在三年前向清政腐勒索赔款12万元,柯拜家属意想不到的是,大头翁的满清竟然答应了。
转年,柯拜的儿子约翰.卡杜.柯拜利用这笔赔款修复和扩建了在黄埔的船坞设备,还成立柯拜船坞公司,拥有四座船坞,其中一座刚刚建成。
这个船坞在19世纪60年代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石船坞”。还别说,真是不错,坞长167.**米,坞口宽为24.38米,深5.19米,四周用花岗石砌成,此坞有两道浮门,分内外两区,可供2艘小中型船只同时入坞,或1艘5000吨的轮船入坞修理。
在船坞后面的小斜坡上,还设有一滑道,供造新船下水时放绳索滑入坞内。当时造价估计约7万元。此外,柯拜还建有一座木坞和两座泥坞。后来,柯拜还和旗记老板汤马斯肯特合资建了另一座花岗岩石坞——録顺船坞。
皇家海军、大英轮船公司以及其它一些当时第一流国际船舶业的船只都成为柯拜船坞的常客。
到1852年,黄埔形成了柯拜、旗记、于仁三家大型船厂。以至后来形成了这三家船厂共同垄断黄埔的船舶修造业。那些住在江上的洋坞主们甚至还组成了社区。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所有的黄埔船坞都被置于了洋人的经营之下。
除了船舶修理外,小柯拜还开办了造船业务。第一艘下水的是1856年春季的“百合花”号,**54米,宽6.7米,排水量约1000吨。这艘船也是当时在中国建造的最大的外国轮船。此后他还建造了一艘小型蒸汽船“奇迹”号,用来开设一周三次往返香港和澳门的航线。
由于有了蒸汽船,因此运费比起其它竞争者来要低得多。在其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小柯拜又建造了两艘蒸汽船。
这天,一家船商与公司订立了紧急建造两艘轮船的合同,但由船商提供图纸,只要质量好,价钱从优。
应该算是武装运输舰。木质船身,排水量578吨,长53.3米,宽7.1米,舱深4.4米,吃水3.2米。两根主桅,动力为卧式两汽缸往复蒸汽机,320匹马力主机,单轴推进,航速约9节。
舰上装有法制17磅口径6.3英寸约160mm前膛主炮一门,4门英制16磅口径约100mm。主炮为换门架式,炮座下方有轨道,可根据需要将主炮推向左右舷使用。4门100mm前膛副炮则分别安装在烟囱之后的露天甲板两舷。
这机会那能放过,小柯拜也就狠狠地宰了一刀,单艘造价13万3千两,两艘相继建造,各工序可以依次进行,节省时间,又会降低造价。两艘造价,包括武备,20万两都大赚了。从英国订购这么一艘,也不过五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