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百姓明白了真相,无不对满人的卑鄙伎俩痛恨不已,同时也对新军有了进一步的信念。朱浩偶然间听说了此事,心下暗笑:自己一手培养的特工可不是吃素的,这些所谓的奸细在受过严格训练、反间谍经验丰富的特工面前根本是自投罗网。
整个征兵工作一直持续到当年十月才告结束。共征得合格兵员七万余人,其中六万人按计划充实到各师,另外精挑出来的一万人与先前的青卫军一起组成朱浩的亲军,青卫军第一师,朱浩给这支完全忠于自己的部队起名铁血师,以示荣宠。
此后的战斗中,青卫军铁血师以视死亡为无物的铁血风格打出了威风,使得无数敌人闻风丧胆。
部队完成扩编后,朱浩命令各部,由老兵带新兵,以营连为单位,深入中原、南北直隶、山东各地,以剿匪的方式练兵,让新兵见血。剿匪是好事,况且各地官员不敢不给朱浩面子,因此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一来,各地的大小土匪便遭了殃,到来年初,整个华东华中大地土匪几乎被剿灭一空,各地深受其苦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也让许多本来默默无闻的百姓认识了新军。朱浩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朱浩和一众文武整日的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家庭,好在陈夕瑶等夫人团对丈夫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因此并无抱怨。在这期间,陈夕瑶生产,朱浩的长子终于出世,这次他没等老父朱寿镒来到便先给儿子起名朱桭,意思是朱浩与陈夕瑶相爱的结晶。陈夕瑶知道了丈夫的心思,不禁热泪盈眶,对她怀孕期间,朱浩疏于安抚的一点小情绪也不由得烟消云散,其他夫人则是羡慕不已。
整个徐州上下人人大喜过望,大帅终于有儿子了,徐州的事业也有了继承人。此时中国人的观念还是非常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父亲的事业只能由儿子继承,当然朱浩也知道这点,因此沉浸在再为人父的喜悦中。
远在扬州的朱寿镒夫妇一收到信息,便顾不得其他,连夜赶程来到徐州,看着襁褓中的孙子,老夫妇俩乐的合不拢嘴。朱浩的各方好友也都托人送来贺礼,甚至李岩也秘密托人捎来一套玉马以示恭喜,弄的朱浩哭笑不得。
而朱浩的老丈人和大舅子,远在徽州的汪伯年和留在徐州的商会会长汪敬文听说此事,暗暗着急,多次致信汪素仙,让她多加努力,争取为朱浩再诞下麟儿。
崇祯十五年夏,朝廷官军与李自成义军已在豫陕边交战了数场,各有胜负,但李自成兵力既多,又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因此逐渐压制了孙传庭。
孙传庭所依仗的不过是以朱浩资助的火枪武装的数万部队,兵力远较李自成单薄,最初靠着朝廷的名头还能抵挡一阵,但架不住李自成的人海战术,逐渐的陷入被动,前线战事逐步往不利的方面发展。孙传庭连连向朝廷告急,催促援军。崇祯则是愁眉苦脸,一方面朝廷除了吴三桂确实无人可派,一方面又害怕孙传庭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接到孙传庭的告急信后,几次召集众臣商议。
大敌当前,周延儒等人不得不抛弃成见,团结一致,几个朝廷**经过讨价还价,各自派出一部分军队。周延儒派出了自己阵营里仅次于吴三桂的二号人物,总兵夏普林带着两万人马会同其他各军共五万人,启程开赴豫西前线,增援孙传庭。
另一方面,朝臣商议,连发告急文书给徐州,责令朱浩尽快出兵攻打河南,拖住李自成的后方。圣旨由八百里急件传到徐州仅用了五天时间。
圣旨严厉督促朱浩尽快出兵,若在十天之内不能出兵与李岩开战,便剥夺朱浩兵权,撤其徐淮总督之职。
谁知朱浩表面上唯唯诺诺,表示将尽快拟定作战计划。暗地里则好笑不已,要自己现在出兵,简直是笑话。
又等了十几天,朝廷见徐州仍没有动静,崇祯皇帝龙颜大怒,又发圣旨,再次严厉训斥朱浩,并令其马上进京,商议对策。
朱浩则哭笑不得,真不知道是哪个白痴出的馊主意,敢下这样的圣旨,真不怕逼反自己?
接旨后朱浩先让传旨太监回复,本王即刻启程。等传旨太监一走,朱浩马上让王朗撰写奏折,谎称自己突染恶疾,无法启程赴京,望陛**恤云云。
奏折慢吞吞的直走了二十多天才到达京师,崇祯帝阅后气的差点晕厥,连忙召集周延儒等心腹大臣,商议如何对付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