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西路军·河西浴血(铁血独家全本) > 永昌建政(8)

永昌建政(8)

经红军干部提议,成立了苏维埃临时政府,再经众人酝酿协商,一致推举了城南狄家庄的狄万川担任临时**,负责政府工作。

这次会议后的当天和次日,县城以各隅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相继成立了四个乡苏维埃政府委员会,同时,**选举出了各隅乡政府的委员、**。

我所在的西南隅政府,起初推选了姚继海(姚三麻子,保长)任**。李生荣、黄应孔、杨栋、陈世诚为委员。姚当了**,抽大烟陋习未改,对工作不负责任,随即撤换,我继任**职务。

在县城四隅建立乡苏维埃政府的同时,还组织了青年队、儿童团、妇女会等群众团体。

在妇女团团长王泉媛等女红军干部的组织发动下,动员了二三十名青壮年妇女,开过几次会议,但因后来军事形势的变化,再没有集中起来活动。战事紧张,天气严寒,红军衣着单薄。城内家庭妇女都参与了为红军缝补翻修冬衣,把毛毡裁成条,缝毡鞋、缝皮帽、炒面烙饼,为红军备办行军干粮等工作。

12月5日,在县城召开了苏维埃永昌区政府成立大会,**选举了政府成员。木匠张仲科被选为政府**,狄万川被选为副**,还选出了政府委员10多人。

县城建立政权期间,为了配合建政工作,在红军的召集下,在马家油坊召开了一次群众会议,审判了已拘捕起来的国民党永昌县政府的科长张天佑、李斋庭,区长杜富堂,地痞徐寿山和一个挑拨军民关系、煽动红军开小差的锥鞋匠。

各级政府成立后,中心任务是围绕支援红军而开展工作。

一次,黄部长打发在西南隅工作的那位姓冯的安徽籍干部,把我叫到东街商人尚全兴的“景盛喜”字号内,向我详细询问了西南隅范围内的“天育昌”、“协泰昌”、“兴顺元”和“元泰永”等七八家大中商号的经营和转移资产等情况,经过动员自动缴纳和强行征用,为红军筹集了部分粮食物资。在红军需要蔬菜时,我们动员群众,向红军提供了一部分洋芋、萝卜等,还将筹集起来的小麦、豆禾,在城内油坊的炒锅上炒熟,再运到北海子水磨上磨成炒面,供给了作战和行军的部队。

各隅政府也承担了养护伤员的工作。在西南隅王海龙家的13间屋内,仅重伤员就达100多名。西南隅乡政府向群众做工作,凑集了煤、柴火为红军伤员取暖。为了使伤员能吃到粮食,我还和另外几名红军人员,到旧政府衙门人耿巨德家中搞出他藏的四五石小麦和一石多面粉,解决了伤员的急用和政府公用。西南隅住的伤员,由于群众的关照,除个别伤势恶化死亡外,其余大部分在红军撤离时随队转移。

农历十一月十五,红军撤离县城西进。马家军进了城,各级政权的成员被抓的抓、杀的杀,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自己当了红军的**,在地方反动势力反攻倒算时,赔偿过他们的债,又在威逼胁迫下当了县城内的保长达十多年,直至1949年永昌解放。

苏维埃永昌区政府粮秣委员刘万祥——

红军到永昌时,我是经营小杂货铺的小商。

农历十月初五,红军先头骑兵部队占领永昌城,次日大部队进城。**很快派出干部战士深入到街道、家庭,宣讲红军纪律、宗旨、任务,张贴布告,刷写标语,安定民心,发动群众,号召各阶层人民联合起来,为抗日作贡献,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支援红军。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