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宁伯益瘫软在堂屋的躺椅上,回忆起往昔……
十六年前,宁伯益在礼部任职,那会儿古道热肠,资助过一个上京赶考的穷举子。谁知那举子在贡院作弊,还咬定宁伯益以权谋私,泄露考题。
大理寺从宁府搜到宁伯益贪污的罪证,宁伯益百口莫辩。按照大鄞律法,泄露考题者,其罪当诛。宁伯益被判死刑,秋后问斩。
行刑前日,阮氏挺着肚子跪在圣驾面前,求嘉和帝宽限几日,想要让宁伯益看一眼即将出生的孩子。
嘉和帝感念宁氏世代忠良,便允下了。
当一对双生子的啼哭声透过轿子传遍刑场时,宁伯益悲痛欲绝,他告诉阮氏,一定不要为他守寡,要给两个孩子寻一个好继父。
可阮氏坚定地告诉他,此生她不会再嫁,会一手带大两个孩子。
他知道,阮氏是个好女人,他不想辜负,可惜命运不济,夫妻即将阴阳相隔。
然而,令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对双生姊妹的出生,为干旱三年的京城带来了一场瓢泼大雨,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宁伯益因此被缓刑,不久后,大理寺查出真相,实乃礼部侍郎的栽赃陷害。
宁伯益洗脱冤屈,官复原职,他最感激的就是他的妻女,即便阮氏再无所出,他也没有想过纳妾......
回忆至此,宁伯益单手捂脸,重重的叹口气。
前院,清越被绑在槐树上,承受着一下下的鞭刑,却面不改色。
二进院传出宁乐歇斯底里的哭声,阮氏边劝边训,恼恨长女是个闯祸精,竟闯下天大的祸事。给皇室带绿头幞,哪还有被谅解的余地。
如今摆在宁伯益面前的出路有两条:
宁乐咽气,死无对证。
一起受罚,家族被抄。
十五年前的孙贵妃就是个例子,与内阁的方大学士私奔,最后孙、方两个家族千余人做了二人的陪葬。太子也因放走了孙贵妃唯一的儿子,被嘉和帝鞭打二十余鞭,流放辽东。
往事在目,宁伯益怎会忘记。
他站起身,颓着肩膀走进稍间,手里握着摔碎的磁片。
阮氏不是没脑子的妇人,见他进来,立马挡在宁乐面前,“老爷要作甚?”
宁伯益颤着手指,“我毁了她的脸,太子一嫌弃,或许就......”
“你疯了!”阮氏呵斥,女儿毁了面相还怎么嫁人,嫁人......
宁乐却笑了,“若爹爹觉得稳妥,那便毁了吧。”
一张肉皮而已,若能免除家族的灾祸,也未尝不可。
宁伯益双手颤抖,想迈开步子,却双腿灌铅,根本下不去手,最终掷了瓷片,甩袖离开。
“老许!”
管家从前院跑进来,气喘吁吁来到宁伯益面前,“老爷有何吩咐?”
宁伯益附耳说了几句,面色阴沉,“能办好吗?”
管家冒出冷汗,嗫嚅道:“能、能的。”
仆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能叫大小姐哭喊的撕心裂肺,也不知管家为何将清越绑上马车,他们只知老爷承诺的十两银子打了水漂。
清越面无表情地靠在马车里,拳头握得咯咯响,不是挣不开绳索,而是顾念着宁府的恩情,不想做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他七岁与养父走散,被四岁的宁乐捡回府,自此吃穿用度皆在宁府,这份恩情不敢忘。
这时,车外响起管家的声音:“二、二小姐怎么来了?”
接着,是宁瑶轻柔的应答:“人交给我吧,您可以回去了。”
“这......”
清越正疑惑着,车帷忽然被人从外面拉开。
漆黑夜色中,宁瑶手提兔儿灯朝里照,映亮了清越那张棱角分明的脸。
这姑娘总是温温柔柔,目光平和,哪怕遇见这样的事,也没有焦躁不安。清越知道,她又在想办法为宁乐收拾烂摊子了,从小到大,一如既往。
——
宁瑶回府时,臂弯的包袱没了去向,身上带着一股凉气,连睫毛都挂了冰晶。
借着月色,她来到正房稍间,见宁乐被绑在床上,身边只有两个看守的老妈妈。
宁瑶端起宁家嫡女的威仪,淡淡道:“你们出去,我同姐姐说两句话。”
两个老妈妈不疑有他,恭敬地退了出去。
宁瑶侧眸看了一会儿,从袖管里掏出小刀子,割断了绑缚宁乐的绳子,“我已安排清越出城,一会儿便送姐姐与他汇合,你们一路南下,去江南避一阵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