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水阁内部的人,像连锦门这样依附于它的门派,”梅如故道,“还有如魏家一般暗中投靠的。”
“不错,大体上是这些,”宁霜前道,“在这些势力里,潇水阁内部的人,是最早跟随原无期的,无要事不出潇水阁;如魏家暗中投靠的,难以分辨是否是投机取巧之人,虽然也会安排任务或传递消息,但潇水阁也很难信任他们;而像我们连锦门一般,已打出了潇水阁旗号,更是最被江湖中人防备的一批人。”
梅如故凝目看他,宁霜前不闪不避,含笑与她相视,续道:“所以,潇水阁不是看重我这个身份,而是看重每一个暗线的身份。时间过得越久,和身份融合得越好,也就越不容易被发现,越有利于完成他们发来的任务。”
梅如故听了,沉吟片刻,微微颔首,算是过了这茬。她收回目光,夹起牡丹饼尝了一口,转向李迢道:“李娘子,这牡丹饼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李迢原倚在凭几上,悄没声儿地偷听这两人你来我往一阵交锋,冷不防被梅如故提及,便把看向窗外的视线挪回来,应了一声,遮掩道:“宁郎君,我看外面好似起风了,你能给顾郎君送件外衣么?”
“当然可以。”宁霜前笑道,拿起顾时的外衣,探身出去。李迢直起身坐到小几前,也夹起一块牡丹饼。
豆饼入口绵软,牡丹花瓣作成的馅又清甜可口,确实不错,只可惜吃多了略有些腻。宁霜前坐回车内,正看见李迢和梅如故搁下筷子,便笑道:“可惜了不能煮茶,若配一壶花茶,那才叫味道好。”
他们虽走的是官道,但道路也只是粗粗铺平,时有坑洼之处。短时间赶路还好,要一路去到西宁州,不论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速度快了颠簸起来谁也熬不住。
然而即使马车放慢了速度,车内还是会有些摇晃,难为宁霜前还能想着喝花茶。若真要煮茶,只怕水还未开便已洒完了。
顾时敲了敲车门:“下个城镇快到了,我们今晚在那落脚。”
“宁郎君,花茶这不就来了,待会进客栈可别忘了带上牡丹饼。”李迢揶揄道,梅如故面上亦泛起浅淡笑意。
宁霜前装模做样地一揖首,笑道:“是极,多谢李娘子提醒了。”
*
夜里,李迢在房里沐浴梳洗过,刚收拾好自己,便听到房门被敲响。
她拉开门,梅如故站在客栈的走廊上,朝她道:“李娘子,我来帮你上药。”
脊背上的伤不容易够到,上路以来都是梅如故帮她上药。李迢请她进了门,坐上屋里的小榻,笑道:“又要麻烦梅娘子了。”
“不麻烦。”梅如故道,帮她将散发挽好,脱下寝衣。她坐在李迢身后,看不见神情,声音却极认真:“李娘子是性情中人,便是没有徐世伯的信,我也会想要与你相识的。”
“我师父的信?”李迢问。
梅如故的手沾了药膏,点在她背上,清凉的触觉叫她小小地打了个颤。闻言,正抹着药膏的手指顿了顿,梅如故道:“李娘子不知晓?徐世伯年初时给我师父寄了信,说你即将远行,他放心不下,想请师父若是见着你,可以照拂一二。”
她说着,微凉的手指继续在她背上抚过,药膏的气味便散发开来:“我师父也是看了这封信,觉得我也该出门游历的。”
屋里点着蜡烛,烛光的阴影投在窗纸上。到了十月,天气好像一下便突然凉起来,夜里那些热闹的虫鸣也都消失了,静悄悄的,听不见什么声音。
李迢在这寂静之中,忽而便想起枕江小筑的夜晚,夜里的江潮声要比白日更明显,一声复一声,不知入过多少场梦。
仲秋分别时徐意同她说,此去江湖,便是她自己的路了。
她沉默了一会,低声问:“梅娘子,你出来游历,会想念师门么?”
梅如故一时没有答话,半晌,才轻道:“会的。”
药已上完,她帮李迢披上寝衣,洗去手上的药膏,总是神色淡然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师父说,我不能一直呆在别院,虽然也会有人前来切磋,但总与在江湖中是不同的。我虽知晓这个道理,可是……”话至于此,又停了下来,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李迢想起徐意对梅如故的评价。她在拜师梅子青后没过几年,那些拜访别院请求指教的人,便都是梅如故代师上阵了,她的临阵经验和早早游历江湖的顾时也不遑多让。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踏出了那一方别院。
屋里静了片刻,梅如故站起身来,将窗户阖小,掩去一阵夜风:“时辰不早了,明日还需赶路,早些休息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