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下,顾时缓缓地舒了一口气,被汗浸湿的掌心里,指节都变得僵硬。
千钧一发的那刻,他几乎就要拔剑出鞘了。
梅如故叹道:“李娘子,竟然是……”她顿了顿,像是不知该如何说,到底和宁霜前一同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这件事还远未结束。
耳旁忽然传来一阵嘈杂,他们循声望去,正见魏休瘫坐在地上,抖若筛糠,喃喃道:“不可能,这不可能……”
他愣了片刻,忽地反应过来,跳起来,拨开人群就想跑。
然而下一刻,他的肩膀就被钳住了,动弹不得。回头一看,那个剑扫的顾时,正冷冷地看着他。
李迢缓了缓,下了擂台,走到魏休面前,一言不发。
魏休簌簌地抖着,战战兢兢地道:“李娘子,都是我大哥二哥干的,我就帮他们看看风……我什么都没做,李娘子……”
李迢不欲再说,抬手一剑,魏休喉间一抹血痕,直直地倒了下去。
庭中一片肃然,她静静地站了片刻,方才转过身,提着剑,慢慢地穿过安静的人群,来到净真主持面前。身披袈裟的老人看着她,眼神温和,其间却盛满了她看不懂的情绪。
“多谢主持不阻拦我,”她轻声说,“破坏论武会规矩,玷污佛家之地,是我的罪过。但我还有最后一件事尚未完成,待做完之后,定会回到玉泉寺,听候主持发落。”
净真主持静静地看着她,许久,才合掌垂目,低诵一声佛号。
李迢朝净真一礼,转身离开了讲经庭。
*
“阿迢,你要马上去荆门?”顾时拉住李迢马缰,不赞同地道。
“是,”李迢说,“魏佑狡诈,若听到风声,逃回魏家,又要许多条人命才能了结他。”
“但是你受伤了,你就没有感觉到么?”
被顾时一说,李迢才注意到身上除了大小许多轻伤,还有魏俨最后临死一搏,在她肩上留下的一道刀伤。伤口没有很深,但左手已经抬不起来了。
顾时抿抿唇,忽抓住马鞍,翻身坐在李迢身后,双手环过她,握住了马缰。
“顾时?”李迢诧道,差点从马背上跳起来。顾时一向守礼,平日里两人总保持着合适的距离,虽相处融洽,却从未有亲近之举。
然而现在这个距离被打破了。
她的后背贴着他前胸,体温从相贴的衣物传递过来,额发被拂动,是顾时放轻的呼吸。
李迢不习惯地动了动。太近了,今生加上前世,除却这个身体的幼年,她还是第一次与人贴得这样近。
“你骑不了马,我带你去荆门。”顾时轻轻按住她的肩,低声道。他一振缰绳,马儿长嘶一声,如离弦之剑,飞奔出去。
“你也走了,那两个人怎么处理?”她转过头,看见顾时的下颔。视线里,他的喉结快速地滚动了一下。
“我托梅娘子先代为停放到义庄了。”他说,声音在风里断断续续。
*
当阳距荆门百余里,他们快马加鞭,路上又换了一次马,才终于赶在夜色降临前进了荆门城。
按照十二楼的消息,魏俨与魏休在玉泉寺参加论武会时,魏佑正身在飞红阁,荆门最大的歌馆。
李迢与顾时循着指示,一路找到了飞红阁。这名字极惹人遐思,到了门口,却是一派清雅景象。门后两个梳着双髻的小娘子见着他们,神色自若地盈盈一礼,并不多问,便示意他们进去。
李迢随着小娘子走进去。飞红阁里处处丝竹管弦之声,目之所见,皆是容色照人的歌姬,抱着怀中的乐器,轻拢慢捻,歌喉婉转。
顾时也跟着进来了,抿着唇,皱着眉,什么都没说。一路上好几个歌姬倚着栏杆,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凑上来。
那小娘子领着他们,走过曲折回廊,停在一个院门前,颔首一礼,脆生生道:“女郎所找之人就在里面。”便翩然而去。
李迢站在院外,隔着一道院门,听见里面隐隐的乐音。琵琶声声,有如玉珠走盘。
那声音唱道:“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声如泠泠清泉,碎玉落珠,几点愁思。
当今秦楼楚馆,莫不以柳三变为风尚,这位歌姬却唱东坡词,也是别出心裁。
李迢与顾时对视一眼,走进小院,到了那小巧精致的屋舍前,一把推开屋门。
满室温香之中,男人斜倚在上首的软枕上,正阖着眼睛,听一旁的歌姬吟唱。那歌姬原抱着琵琶,跪坐在他身侧,正素手拨弦,见着人来,诧异地停了下来。
变故突生,男人吃了一惊,马上坐直身,按上放在一旁的腰刀,警觉地道:“有事?”
李迢踏进这纸醉金迷之所,拔剑出鞘,剑尖向下点着地面,问:“唐城魏佑?”
男人眼神微动,提刀站起身来。他的刀仍封在鞘中,只镇静地回道:“是我。”
李迢淡淡说:“我是汉阳李家的人。”
听到这句,魏佑面上先现出几分茫然,接着一愣,片刻后,他的手猛地按上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