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小龙死活不肯做教书先生,李小平便退而求其次——劝李小龙在家务农。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历来都是重农轻商的。
为了让李小龙乖乖就范,李小平搬出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管子的经典文章:
“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七日不食,无国土;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
“我知道民以食为先,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必须去种地,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去做呀!”李小龙争辩道。
“你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不在家种地能干啥?”李小平哂笑道。
“大大,你想叫我教书时,就说我有文化;现在,你想叫我种地,又说我没文化。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李小龙反驳道。
“我是说,”李小平坚持道,“你那点墨水,在家里教书塾里的小孩还将就,出去就不行了。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
“可是,”李小龙针锋相对,不依不饶,“你也说大哥文不文、武不武的,大哥不是照样做生意吗?为什么不让我做生意?
“俗话说,人人有才,各怀其才。做生意,要靠雕玩戏弄,脸皮要厚。这些,你大哥行,而你却未必。”李小平断言道。
“你经常说读书做官,却不让我出去闯闯。窝在家里能做官吗?你不让我出去做生意,怎么就知道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李小龙据理力争。
父子二人这样的交锋已经反反复复许多次,谁都不能说服谁。即使有时候,李小龙在道理上占了上风,但仍然无法完全违抗父亲的决定。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小龙兄弟俩生意上的一帆风顺,让李小平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
李家一家人拿出所有本钱,同时又东拼西凑大量举债,其中最大的债主,便是在李小龙五岁时定下的娃娃亲家。
李大龙因为朋友多,到乡下设点收购粮食。李小龙在自家门前挂牌收购。
街西头紧靠“五龙口”和武障河船闸,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客商云集。
李小龙寻思着,在街西头租房子办个收购点,生意一定会很好。于是,他去那打听谁家有门面房出租。
闻听此言,管大宝便找到李小龙说,自己的院子很宽敞,愿意出租给他。
那时候,中国人大多抱着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街上的门面房比乡下的房子贵不了多少。
管大宝的父亲是杀猪的,做生意赚了钱,就在老家管庄买了地、盖了房。
从小就好吃懒做的管大宝,原来并不想跟着父亲做屠夫,可更不愿意回去种地,因为种地和杀猪比更重更累,要想每天都有肉和酒,那就比登天还难。
管大宝娶了席彩虹已经四年,但还没有小孩。他平时出去收猪,家里只有媳妇席彩虹一个人,因为父母住在乡下。
念过三年私塾的席彩虹人很精明,给了李小龙不小的帮助——验货、称重、收钱、记账样样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