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小龙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京城这一走让他大开眼界,并且发现了贩运粮食的商机——北京城的小麦、玉米、高粱的价格都在每斤五块铜板左右,是海州地区的四到五倍。
因为结婚而错过去京城风光,李大龙正在闷闷不乐。一听说北京城的粮食这么高的价格,他高兴得一跳三丈高。
李小平却不以为然道:“不要去了一趟京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尾巴翘上天了!现在天下不太平,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吧!”
在来去北京城的路上,关英雄和海州府官员谈论的都是正在时兴的实业救国理论,李小龙听了不少。
伶牙俐齿的李大龙,靠着李小龙相助,终于艰难地说服了李小平。
李小平把私塾里的事情完全交给了李王氏,自己和李大龙赶紧忙着到处借钱收购粮食,一家人做着发大财的美梦。
天随人愿。不到五年,原来在河口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李家,仿佛一夜暴富,成了河口街乃至整个大李庄的首富。
李小平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开始动摇。
让李小平不解的是,来私塾读书的小孩越来越多,有的还是外地人慕名而来。不过,李小平很快便心知肚明了:人家不是冲着“读书做官”来的,而是冲着“读书发财”。
一八八九年秋,京畿地区闹饥荒,李小龙得知情况后,觉得真正发大财的机会来了,准备趁机大赚一把。
这一次,李小平丝毫没有动摇或者反对,而是坚决支持,因为他也陶醉在牛刀初试的成功之中。
……
李小龙模样长得比李大龙更加英俊,看上去聪明伶俐,神采奕奕,与李大龙的虎头虎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时候虽然也十分好玩,但迫于父亲严厉的规矩,李小龙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呆在私塾里读书写字。
虽然不是十分情愿,但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父亲的压力,李小龙的功课在私塾里是学得最好的,诗词书画样样拿手。
李小龙生性腼腆羞怯,见到女孩子就躲得远远的;而李大龙却十分厚脸,见到女孩子不是摸一把人家的脸蛋,就是拽一下小**。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李大龙的言传身教,李小龙的胆子也渐渐大起来。
十四岁那年,李小龙喜欢上在他家念私塾的席彩虹,可谓两小无猜,情投意合。
可李小龙和席彩虹一样,自小与别人定了娃娃亲,不得许配他人。
席彩虹的娃娃亲是屠户管大宝,他见到席彩虹和李小龙亲亲热热的样子,就赶紧娶了亲。
这件事令李小龙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就像蛇吃烟袋油一样,再加上父亲和大哥因为他的主意发了大财,他根本没有心思读书。
这一年,李小龙在海州城高小毕业。他一心想跟着李大龙做生意,出去闯荡一番,但李小平却执意让他留在自家的书塾里教书。
“这不公平!”李小龙抱怨道,“为什么让大哥做生意,却不让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