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力部队(以第三师团为主体,附第十一师团一部)以海军特别陆战队作为登陆掩护队,在吴淞附近抢滩登陆,击败当前中国之敌,确保吴淞附近的要地,向大场附近推进,作为铁砧部队,压迫吸引我军主力部队。同时以一部向川沙镇方向前统一推进;
三、第十一师团在川沙镇登陆,以一部对准浏河镇方面中国敌军的侧翼并掩护我部,并横向攻击华军前进,与主力日军部队会合,将登陆场连成一片。主力则迅速占领交通枢纽罗店镇,进攻嘉定,得手后向南翔及顾家宅附近突进。压迫敌军与苏州河地区并一举歼灭之。
整个作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抢滩登陆。
第二阶段:向纵深前进并将各登陆点连成一片。
第三阶段:实现前后夹击,聚歼华军野战军主力。
这里出现了几个作战要点:
第一要点是吴松淞。
盖大规模登陆作战固定首先要讲求抢滩之登陆成功,但如不能够确实控制一个大港口,就无法实现后续人员、物资的持续投入。在现代火炮与岸防体系没有出现之前,占优势的海军往往采取突然袭击加正面的进攻的战法,夺取港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对广州多次攻击,均属于此作战战略。
当时,清军由于长期的武器装备废弛,虽然,苦心经营,仍不堪一击。以致当1834年英军进犯虎门炮台时,“路易莎”号船长查里·义律(别名查尔斯·艾略特:1801——1875年,英国海军上将。后因鸦片贸易问题,使得英国对清廷宣战,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并率先在1841年1月26日派兵占领香港。)他竟把椅子放在甲板上坐着,一边享受着南中国的暖风,一面轻松的观看大清的炮台如何一座接一座的灰飞烟灭。
整个战斗期间,清军居然顺流放出的“火筏”,才是英军最大的麻烦!这哪里还算是战争?
可是,随着火炮的改良与岸防工程技术的进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就算面对大清国这样的弱者,再想以海军正面突击港口,也算有些天方夜谭了!
新的解决办法是,他们必须在港口附近的某一海岸登陆,以陆战兵力迂回前进,从陆上攻克华军军港。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击大沽;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攻击大连、旅顺,在荣城湾登陆攻击威海;乃至日后诺曼底之战,盟军抢滩迂回攻取瑟堡港,再陆路向安特卫普推进,都是新式作战的代表战例。而盟军对安特卫普港的一度忽视,则只直接影响了日后向内陆露正快速的推进的速度。
在淞沪会战中吴淞口的价值正与瑟堡堡与安特卫普相同。日军必须控制吴淞及其周边地区,如能保证运输畅通无阻,为日后作战奠定后勤基础。
虽然,自第一次淞沪会战之后,我军就受制于停战的协议的束缚,不得不在沿海构筑工事,就是李鸿章当时遗留下来的老炮台也任其荒废。可是此次淞沪战事爆发后,我陆军迅速进入吴淞布防,利用原有的海防体系构筑了步炮阵地,尤其是我军炮兵火力点,对日军的水道交通线构成了严重威胁,故而日军必除之而后快。
日军攻击方法是以海空兵力在正面实施以持续性的火力压制,陆军则多点登陆,从入陆路迂回前进,从背后进行以步、炮、工联兵作战姿态,逐步扫清我步、炮阵地。他们也算是继承了其一贯用兵之传统。
第二个要点是罗店。
它作为一个战略要地,我们的工兵部队必须事先赶往那里修筑工事,而且作为砖土结构的民房,大部分又因河渠环绕,使得作为防御方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不过由于罗店地区地处冲积击平原,而且由于对日本侵略者登陆时间的错误估计,使得中国方面来不及修筑有的防御工事,而简单的防御工事在日军炮火和坦克的攻击线下,又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障碍,因此,后来大部分战斗都是中国军队在一个村一个村进行的血肉战斗。
沪淞地区作为我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全国第一流的交通网———铁路、公路、乡村官道纵横如棋盘。但如脱离交通主干线则广大农村仍处于很艰难的生存状态,故不能破坏,交通手段也很有限,对追求快速推进的日军而言,不得不更依赖于主要的交通网。
另外,从地理特征上研究作战环境,正如德国顾问事后总结的这次战役那样:
“上海是长江冲击河口地之土之地上,周围的地势是一片广阔平原,一组自然与人工错综复杂、朝着不同方向的河流贯穿其中。特别是在夏季,由于长江水位上涨,地下水易会反射至地表约一米深处。土地耕种很密集,故乡村与农庄也是非常密集。
在烈日下,经由高大阔叶林之掩护的人工播种。毫无例外,沿小河流向两岸尽是灌木或是其它树木。许多农村之河流几乎全是由人工开掘及两岸建有高堤,双方谁先占领谁可先设置制高点。此区在外观上对双方呈现不妥的设防之感。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