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浴血奋战 > 第八节鏖战上海(一)

第八节鏖战上海(一)

还特在句容、徐州、武昌等地训练的三战炮访营编成一个防炮教导队,由冯尔俊任队长加入该团,被时人戏为“团中之团”。

要知道当时小小的一个波兰,虽然立国短暂,但却有战车334辆(大部分武器为37毫米炮)另有700辆袖珍战车和小型装甲运输车。中国仅列装16辆的维克斯六吨、波兰有50辆。相比之下,若大一个中国,竟只有这么团级装备单位,而且仅下辖一个战车营。就这样一个团,在当时已经是撒手锏了,所以直属军政部指挥。今天看来实在令人寒酸。也才明白什么叫作国难当头,物力维艰。

但不管怎么说,该是毕竟是我国第一支团级装甲单位。在当时实力也不算弱,毕竟到1939年德波战争时,德装甲师主体乃是I型(1445辆)与二型(1223辆)轻战车。三型(98辆,实际参战87辆)与四型(210辆)战车数量极少。

不仅如此,该团成立背后还有一个特殊的渊源。

从1935年起德国本土开始组建师级装甲单位,这在世界装甲兵发展史上都可谓是一个里程碑。

当时世界各国陆军对装甲兵使用,无不拘泥于一战经验,过于强调战车在战术层面对步兵的支援作用,而忽略了对战车的战略突击价值的开发。在德国尤其强调进攻的军事传统,一战惨败,让他们痛定思痛,再加上古德里安等装甲战先驱的不懈努力,终于使他们逐渐走在了第一轮军事革新前列。

开始尝试着将战车无线电技术、内燃机运输车、机械化炮兵等单位合成一个以坦克为核心的师级作战单位,在新式全金属飞机的密切协调下,担任一种战略性的纵深进攻任务。

有见于此,在华德顾问遂建议我国也组建类似的部队。我国疆土辽阔,如有这样一支部队,在各战区见机动使用,无疑可极大提高我军之整体战斗能力。这个建议为我**帅部采纳,只是由于国力维艰,无法一步到位的成立师级装甲单位,只好先成立这个团进行实验。

必明了于此,才明白何以該团会采取上述编制。

以1935年德式装甲师而论,每师辖一个装甲旅(两个坦克团,每团两个坦克营)一个摩托化步兵旅、一个防弹炮营、一个装甲搜索营、一个摩托化炮兵团、一个装甲通讯营、一个装甲工兵连)。相形之下,我国南京陆军装甲兵团,不仅实力与之相当悬殊,编制也大不相同,但如果将时间前移到前德国装甲部队草创时期,就会发现有意思的东西。

1930年初,德国机动兵总监部决定成立第一支营级装甲战斗群,该营下辖:第一连(装甲侦察连),第二连(坦克连)第三连(战防炮连),第四连(摩托化步兵连)。该营是中校营长及日后鼎鼎大名闪电名名将———海因兹·威廉·古德里安。又因为受制于当时国力和凡尔赛条约的限制,第二连与第三连仅装备模型武器。

与此可知,我军装甲兵团不是1935年德式装甲师的缩小版,而是1930年德式装甲营的放大版。是为了组建正规的德式装甲师而进行的先期准备工作。

不料,全民抗战竟因卢沟桥战役骤然爆发,我军军事改革计划也大受影响,但考虑当时日军的装甲化、机械化程度也很低,这一团的战斗力在当时东北亚还是很可观的。能对其构成生命威胁的恐怕只有日本的空军。

在开战之初,当我空军集中使用于某战区时,是可以在相当于一个时期打破日本夺取制空权的企图的。

所以在1937年,如能够将这个团配属精锐德械步兵单位与空军主力一起,隐蔽集中于某个战场,突然使用,必收奇效。

事实上,开展战之初,我军却有类似构想,按德国顾问的建议,这个适应于将空军与装甲兵集中使用的“某个战场”,当以华北为最佳选择。原因在于,首先适合装甲部队的使用;其次日军支那驻屯军相对孤立,部署分散,如果能予以歼灭性打击,对日后占局的影响,将大于消灭日本在上海的陆战队。

该建议被我国统帅部采纳,所以开战之初,空军与装甲部队均以华北为集结地。换句话说,在开战之初,我统帅部一度构想在平津与上海同时展开先制攻击,修筑战线后,再转入防御性持久战。

但是,很遗憾,由于宋哲元对形势的误判,和29军基层将领对**军北上的抵抗情绪,竟使我军错失了大好时机。

如前所述,关东军和**军在不请示**情况下,断然向关内部署航空兵与机械化部队,虽然加强了战略上的被动,却在作战层面上令我军难以施展。

由于上海战事的一连串的意外,我军先制攻击仅在上海这个地方发起,尚且是未完成充分准备下仓促开打,并且打上了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因为前述种种原因,这一进攻无法克制日军的要塞式的攻阵地而未为奏效。结果就是我军在作战指导上陷入骑虎难下尴尬局面。

为了支援上海的进攻,我空军首先南下,并其在技术上的快速优势,迅速完成了新部署,并参加了沪战。装甲部队因转移迟缓,至8月19日,张治中发起第三轮总进攻时,仍无法参战。

但统帅部已经决定将装甲部队投入上海战场。

这一来,因为上海战场独特限制,该团事必被拆开使用,去完成支援步兵任务。这就违背了该团创建的初衷,就浪费了我军有限的装甲资源。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也确实没有更多的选择,如该团的参战能够将租界日军悉数扫平,也很有价值,但不幸的是恰恰这点也无法实施现。

[本节止。欢迎您阅读第九节鏖战上海(二)战车突击〕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