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放心,我这就启程。”刘传林应道。
李规嘴角微微上扬:“如此甚好,不过,传林,你要……”
刘家庄正堂。
刘查礼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传林,为何要前往长安?”
刘传林拱手道:“爹,孩儿自觉在家闭门造车难有成效,所以,孩儿想要去国子监。”
刘查礼捻着胡须,不久,点头道:“好,我儿有上进之心,为父敢不尽力?崇文馆掌院学士吴孝杰与为父八拜之交,为父这便写上一封信,我儿到长安后,他自会帮助你进入国子监。”
“多谢父亲。”刘传林深深一拜。
很快,刘查礼将信写好,装进信封,递给刘传林:“此去长安,路远道险,多带些银两,多带些人,愿我儿出人头地,名声远扬。”
刘传林郑重点头:“孩儿必不负爹爹之望。”
刘查礼笑道:“明日,爹亲自为你践行。”
第二天清晨,刘查礼目送刘传林的车架离开。
坐在车上的刘传林心中苦涩难以言说。
此去漫长,也不知自己所为,到底是对是错。
“自古忠孝两难全,李唐天下,孩儿难以割舍,请父亲赎罪……”喃喃着,刘传林的目光望向远方。
一个月后,长安城。
“公子,咱们到了。”仆人掀开车帘,对刘传林道。
刘传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愣愣出神,被仆人唤醒,点头道:“哦,好,去打听一下,崇文馆掌院学士吴孝杰大人的府邸在哪里?”
“是,公子。”
崇文馆,隶属于“六学二馆”之一。所谓六学二馆,便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隶属于国子监的六学以及弘文馆、崇文馆。
崇文馆内,设有学士二人,校书郎二人,掌经籍图书,校理书籍。
学士并非一个固定官职,其品级有上下波动,五品以上的,叫做学士,六品以下被唤作直学士,未登朝称直馆。
崇文馆隶属于东宫,也就是太子属下,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同时,也是皇太子等名门贵胄读书之地,虽然官员品阶不算太高,可是地位却不见得。
当今崇文馆掌院学士吴孝杰,便是五品学士。
吴孝杰与刘查礼八拜之交,而且又是在崇文馆任职,故此,刘传林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事情,刘查礼拜托给了吴孝杰。
当当当——
下人前去敲门。
“谁啊?”大门打开,一个下人探出头来。
刘传林拱手道:“有劳,可是吴孝杰吴大人的府邸?”
下人疑惑道:“是啊,你是谁?”
刘传林开口道:“我叫刘传林,是吴大人故人之子,此次入京前来拜访,不知吴大人可在府中?”
“故人之子?”下人疑惑地看着刘传林,开口道:“你先进来吧,我家大人还没有回来。”
刘传林拱手道:“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