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弦?
姜弦猛地侧头看向他,陈淮却像是做什么稀松平常的事情,反而拉着她坐下。
“更何况,此次也算是揪出了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不算无所获得。”
衡阳长公主默不作声看着二人紧握的双手,她眉目里有一闪而过的不悦。
如若淮儿想明白了,倒也无妨,只是如果他是故意和她唱反调……
她静默了一息,吹开茶盏里的浮沫,温和道:“你怎么处理那些人?”
陈淮抬眸,视线轻飘飘落在满院争相开放的杏花上淡淡道:“一律杖毙。”
陈安洛拿着勺子的手一顿,不由自主惊呼一声:“一律杖毙?!”
衡阳长公主昨夜知道陈淮在处理府中的人,但也确实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宣平侯府虽然是军侯府,但无论是老宣平侯还是陈涑,对待下人都是极其宽容的,不为别的,只为给陈淮祈福。
衡阳长公主看着陈淮,此刻他越是淡然说出这句话,越是让她不安心。
她不由想起淮水之侧,数位高僧说陈淮的话:此子戾气,伤人伤己。
陈淮浅浅一笑:“他们不是旁人,是前朝安王的人,母亲,我有分寸。”
陈淮这么说,就把衡阳长公主的话堵在了心里。
她担忧地看着陈淮,再浅谈了几句,陈淮便找了个由头离开了。
瑞安院外,过并挨着的华星阁、点星阁,就是地下泉引聚而成的小湖。
小湖顺着现在的日头,映出远一些的凇院。
陈淮沉默不语牵着姜弦快步走着,一路气息极沉。
府内来往的侍卫和婢女们,都低着头避开二人。
姜弦察觉得到,“安王”二字,似乎就是陈淮的禁忌,上次诛杀归南时,他也是提安王就杀气凛凛。
她想了一下,上去挽住了陈淮:“侯爷,我走的时候让小厨房炖了薏米粥,喝点再去府衙?”
陈淮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应了一声。
到了凇院,除了长廊小阁、几株高大的罗汉松之外,还有一位穿着浅缥色侍女衣裳的姑娘。
她见着陈淮和姜弦来了,立马躬身行礼:“请侯爷,夫人安。”
姜弦有些不解地看着陈淮,此时,他已如往常的模样,眼眸内含远山、难以捉摸。
“她叫鹤云,以后出门带着她。”
鹤云也是个机灵的,直接道:“夫人,您为侯爷炖的粥已经好了,奴婢去端?”
姜弦不是没听过侯府里的人叫她夫人,可能是谁都没鹤云叫得欢快、竟然让她觉得像是真的一样。
她恍惚了一下,才点点头。
鹤云看着小巧可爱,但手脚却麻利的紧,她迅速把粥盛好,便退到了屋外,决计不会打扰陈淮和姜弦。
屋内,陈淮率先坐在了椅子上,他翻过茶盏,自顾自沏了一杯茶,又为姜弦也倒了一杯:“后日去皇宫,记得把鹤云带上。”
姜弦静静听着他说道:“如若宗政皇后同你问话,你也不用怕。”
这句话陈淮说的隐晦,但姜弦却从中听到些什么。
她不过是个侧夫人,充其量也是沾了陈淮身份贵重的光,为何宗政皇后要同她讲话。
这许多日待在宣平侯府,虽然她从不多问,但从陈淮的处事也能看出一些。
虽然太子殿下和景宁王殿下十分亲厚,可算起来景宁王殿下毕竟是庶子,非宗政皇后所出,自然会被宗政一派所提防。
其实若是以前,这些事情也不足为提,只是随着二位皇子的成长,特别是北疆一役和绞杀与时周有关联的组织这两件事,太子殿下隐隐失去一些将领的支持——
因为太子太过仁厚。
若是盛世、治世,得一仁厚的主君,自然再幸事不过,只是如今天下刚定,前朝暗伏,边境余孽尚存,手段反而必要起来。
陈淮观察着姜弦,见她渐渐清明的目光,也带上一些笑意。
这不同于平日不达眼底的笑、一过即逝,而是欣赏,像是对与自己并肩的人的肯定。
姜弦见陈淮这样看自己,一时间有些害羞。
她手忙脚乱地推过碗:“侯爷,用膳。”
陈淮持着汤匙,一边搅弄着、一边好整以暇看着姜弦捋着帕子。
“怎么了?”陈淮调笑道:“想什么就直说。”
姜弦停了半晌,才道:“也不知道这样麻不麻烦侯爷,侯爷以后来府里用膳吧。”
“我既然说要照顾侯爷,自然得连侯爷的饮食也照看周到。”
“最重要的是,我去过府衙,那里再怎么说也不如侯府好……”
姜弦说了一通,直到陈淮朝后躺了躺,靠在了罗汉塌上的靠枕上,才沉沉呼出一口气:“侯爷,我说了这么多话,你怎么不给我个气儿。”
陈淮轻笑一声:“我只是好奇,你竟然这么能说?”
姜弦一愣,旋即像个小鹌鹑又要往回缩。
陈淮拉回了她,低声道:“是,我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