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侄不仅聪明,而且深明大义,都是明孚兄教子有方。”傅醒华大加赞赏。
邹明孚连忙谦虚几句。
“既然贤侄爽快,肯担大任,我也不客气了。咱们想掌握这个学校上哪些课?灌输哪些思想?教师有哪些?学生思想倾向如何,毕业去向哪里?最最重要的是,每年一次生徒大旅行,足迹遍布中国,调查中国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商业、社会无所不包,内容极为详尽。可以说是把华夏大地勘测一遍,从此中国对日本而言,一览无余,再无隐私秘密,许多情况连咱们自己政府也不掌握。贤侄如果能将每年大旅行的调查报告拿出来给咱们复制一份,对政府是大功一件。”
邹士夔没想到事情这么简单,答应说:“据我所知,书院每年将学生大旅行调查记录编辑成《大旅行志》、《深入内地》、《大陆漫步》等书册。这些调查报告每年印五份抄本,分别提交日军参谋本部、外务省、农商务省,东亚同文会、同文书院图书馆也各保存一份,供人随时取阅。我抄录一份带出来,不是难事。以后,我可以把学校一举一动,定期汇报给傅伯伯。”
“太好了!”傅醒华与邹明孚对视一眼,“贤侄在学校住得惯吗?与日本同学相处如何?”
“请恕我直言,家父强令我入读这所学校,实非本人志愿。整天在日本人不怀好意的目光中过日子,如芒刺在背,度日如年。”
“真正难为贤侄。”傅醒华同情地安慰。
“为父知道学校环境不友好,但既来之则安之,不要抱怨。能让你进入这所学校,我费了很大心力。你不要再心猿意马,定下心来好好念书,好好与同学相处。”邹明孚教训道。
“在同文书院念书也不全然是坏事,日本人做事认真严谨,学习气氛浓,让我受益匪浅。虽说多数学生仇视中国,可不少日本同学对中国人还是友善的,我也有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邹士夔实话实说。
“贤侄一定要跟同学处好关系,日本人其实与中国人差不过,都注重老乡同学之谊。跟他们保持好关系,以后能为我所用,也未可知。”傅醒华提醒。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只有你周全,才能报效国家政府。千万小心,不可让咱们的意图为日本人所知。”邹明孚叮嘱。
“对,贤侄,你还是学生,我不会压太重的担子给你。书院情况,能得就得,不能得不强求,一切以你安全为重。只是有一方面,日本人当中的**活动,希望你务必想尽办法,获得有关信息,这才是重中之重。”
“日本人跟咱们一样,也**,是咱们同道。蒋委员长说得对,日本人只是皮肉之患,**才是心腹之患。”邹明孚附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