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小豆也开始清理原主留下的东西。
拉着一家老小开了一个会。
“从现在起,我们也在这里落户了,明天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你们把地里的草能收拾的都给收拾出来,之前家里还有点银两,我明天上镇里去买点粮食,还有种子。”
“老大和老二你们明天就去河床捡石头,回头我们砌房子。”
有了地,他们一个个都像是漂浮的水草,突然扎了根,一下稳定了下来。
除了他们,其他人也都睡得很安稳。
几个月的逃难,总算是安稳下来了。
不用担心下一顿在哪儿。
不用担心会被渴死,饿死,会被累死在半路。
第二天一大早,窦小豆就提着篮子过河去镇上了。
现在河床没多少水,还能直接从河上走。
可是以后呢。
干旱过去,这水涨了起来,那他们河这边的,出行就麻烦多了。
不过这会儿大家还是更关注生存问题。
窦小豆换了一身算是干净的衣服。
交了两个铜板的进城费,就在镇上逛了起来。
就因为这两个铜板的进城费,一时半会还真是拦住了大部分难民。
进了城就直奔去粮铺逛了逛,然后又去了当铺。
拿了两个分量十足的银镯子。
换了十两银子。
原主身上就只有二十几个铜板,没点钱,她心里就没底。x33
农具这些他们都有,是逃荒的时候带着一块的。
除了家里那些大件,基本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在城里逛了一圈,了解了一下情况,就买了二十个烧饼,自己则吃了五个大肉包子。
装模作样的拎着篮子往回走。
在过河的时候,她从空间里渡了十斤糙米,还有十斤高粱米。
以及两三包用油纸包着的菜种。
九月份,种粮食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种点菜。
得亏这边靠西南,不算是北边,冬季虽然也会下雪,但是没有北方那种大雪封山。
这天晚上,一家子总算不是吃味道怪怪的栗子野菜糊糊了。
而是吃的杂粮糊糊。
第二天开始,全家都忙活了起来。
做饭的活儿,就交给了两个孩子。
窦小豆开始打土胚。
她虽然没有打过,但是她有原主的记忆啊。
自然知道土胚怎么弄。
两个儿子每天就挑石头回家,有时候也会挑沙子回家。忙活了两个月,他们也算是住上了土坯房了。
四间房,正房两间,左右一边一间。
窦小豆就住正房,两个孙女住一间,左右两边就给两个儿子儿媳。
回头他们生了孩子,也能在旁边继续建房子。
还用石头混合泥土沙子弄了一个围墙。
院门进来右边就是草棚子搭的厨房,左边就是柴火棚子,院墙根已经堆满了柴火。
至于茅房,就在后院。
还有不少的土胚,回头再去弄点石头来,就能再砌一个猪圈。
至于家里的床还有桌子这些,全都是两个儿子自己砍树做的。
窦小豆在一旁指点。
还别说,经过窦小豆指点,两人都手艺还是很不错。
他们这边刚住上新房,就有不少人来找两兄弟,想让他们帮着打点家具。
两兄弟可高兴了,这样一来,他们就能靠着手艺挣钱了。
两个儿媳妇也很高兴,只是高兴过后,这挣的钱,怎么分配?
一扯到钱,两个媳妇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