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无限历史之我要苟到最后 > 第83章 酒肆闲谈

第83章 酒肆闲谈

按道理讲,以薛尘叛出齐王府的身份,又答应了尉迟敬德去杀一个府衙官。

这个事儿怎么看都不太靠谱。

难道薛尘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同时也知道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人该死的情况下,自己更不是官身的情况下,去杀死一个朝廷命官,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但薛尘还是选择去了桂花坊。

因为对他而言,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没有比自己完成任务来得重要。

此时他已经来到桂花坊的一处酒肆中,而酒肆的对面就是官府,他在等待那位府衙官出来。

现在的时辰已经日近黄昏,这个时段,普通百姓也都早早回家食晚饭去了,所以整间酒肆都没什么人。

只有薛尘一人,独自坐在靠大门的位置旁,眼神则望向对面大门。

薛尘并没有觉得有多饿,于是乎,只要了一壶酒,自顾自地饮了起来。

这古代的酒水比薛尘那个世界的要清淡很多,事实上酒的度数也要低上许多。

可即使是这样,仍然辣嗓子得很。

这很可能与酿造的方法有关。

薛尘本来并不喜欢喝,但是喝了没几口,渐渐有点儿喜欢上了这酒的味道。

就像虬髯客说的那样,酒这玩意儿,你只能细品,能品到酒的真意之人,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对此,薛尘深以为然。

在他大脑的知识库里,他记得自个儿看过一篇文章。

据说这古人酿酒啊,大多是黄酒,一般就这种酒称之为“曲”。

除了造酒,酱油,醋,豆豉也是曲的作品。

曲分大曲,小曲,黄曲,白曲,红曲等等,制成的酒分为黄酒,白酒,红酒,还有当时人们说的烧酒,其实都是现在说的黄酒。

因为有各种谷物和各种草药配方的排列组合,所以不同风格的黄酒历史上层出不穷。

就连那《本草纲目·谷部》卷二十五: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醩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直到后来的白酒仍然以酒曲制作,但之后有一道蒸馏的程序。蒸馏技术在华夏历史上出现得很晚,有说是宋元间由阿拉伯传入。

但这个技术在现在的唐朝是没有的。

所以这酒就特别辣嗓子眼儿。

薛尘每喝一口,就会发出啧啧声。

“他娘的,那倒霉玩意儿,到底什么时候才出来啊,莫不是老子要在这儿坐一夜吧。”

薛尘抓起酒壶,把面前的碗都满满地倒上。

他端起酒,自嘲笑道。

“此刻无聊得很,也就只有你可以陪我了。”

“不见的吧~不知在下可不可以。”

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薛尘皱了皱眉,心想他怎么来了。

于是抬头一看,果然一个光头僧人从酒肆大门外走了进来,他满脸慈祥径直走到薛尘桌前。

“我能坐下吗?”

薛尘无奈一笑。

“我哪有什么资格,允许您坐与不坐,您可是太子的老师,莫要调侃戏耍我了。”

来人正是普度。

普度微微一笑,拂袖而去,轻轻坐在长椅之上。

薛尘也将酒碗放在桌子上,既然普度来找他,肯定是有事儿。

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儿,这可就说不准了。

薛尘指了指酒壶,“能喝不?”

普度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薛尘就当他默认了。

将桌上一个空碗摆放在他面前,也给他倒上一碗。

听着酒水哗啦啦倒进碗里的时候。

普度开腔道。

“你可知,隋朝还未覆灭之时,当时的隋炀帝,对我当今天子做了什么,才让天子狠下心来,一定要反隋。”

薛尘倒酒的手一顿,满腹狐疑地看着普度。

他这是什么意思?

普度低头看着已经倒满的酒,不看薛尘一眼,似乎在等待着薛尘的回答。

考我是吧?

小样的,哥可是学历史的。

于是乎,薛尘将酒壶放下,双手怀抱于胸,侃侃而谈道。

“昔年,我朝天子,也就是当时陇西李氏,算是隋文帝杨坚的亲戚,只因当时隋文帝的皇后,是当今天子的亲妹妹,真要攀关系的话,隋炀帝杨广还要称呼我朝天子一声小姨父才对。”

普度下颚微微抽动,显然表示同意。

“至于为什么反隋,当然是因为他隋炀帝残暴不仁,民不聊生,各地诸侯纷争不断,终被宇文一族给杀掉,陇西李氏为了安定天下,奋勇而出,最终平定了天下,还了百姓一个安生日子。”

薛尘回答得很官方,只因这些都是他在历史书上学习到的知识。

当然啦,他知道这不是百分百最真实的答案,但在普度面前他可不敢乱说,总不能说,这天下有权有势的都想当皇帝吧!?

普度仍然没有抬头,还是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碗酒。

似乎还等待着薛尘继续说。

但薛尘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大概过了4个呼吸间。

普度轻笑道。

“你的答案只是这样?”

薛尘点点头。

“那今日我就要与你说道说道。”

“呵呵,大师,小子愿闻其详。”

这一次,普度终于抬起来头,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将右手指放进酒碗中,轻轻摇晃。

嘴里却说道。

“事实上,从隋文帝杨坚时期开始,我们这位陛下,在隋朝时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一方诸侯的巅峰,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反隋,哪怕是后来杨广是弑父上位,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了一个主子而已,只要权力还在,换成谁都无所谓。”

薛尘心里直念叨,哇撒,也只有你普度才敢如此评价当今天子。

“之所以他李家埋下了反隋的种子,只因一个玩笑。”

“玩笑?”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薛尘十分理解。

“那年各地诸侯齐聚洛阳,拜见隋炀帝杨广的时候,在朝廷众目睽睽之下,他杨广呼唤陛下为阿婆面。”

“阿婆面?”

薛尘心里一咯噔,好像还真有这事儿。

只因这是野史,所以自己刚才并没有说出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