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时间,刘玫已经来上班一个星期,今天该给她发第一次工资了。
收到1000块转账,刘玫眼里忍不住地露出喜悦,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第一笔工资。
现在这个情况,都在居家办公,毕业生根本找不到工作,生意也惨淡,她能遇到姜诺这样的老板,感觉自己是幸运的。
吃饭的时候,姜诺跟刘玫随意聊着天,得知她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父亲早些年生病去世了,母亲现在一个人在家里种地。
听到这里,姜诺忍不住为她担心了一下。
末世来临后,最先倒霉的就是老弱妇孺小,刘玫家里没有成年男性,很快就会被残酷的强者生存法则淘汰。
而这个世界上,像她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想要在大自然严苛的淘汰机制下存活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物资、运气、决心、意志……哪怕缺少一样,都会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在我这儿好好干吧,”最后姜诺道,“月底看你表现,我会考虑你的奖金。”
“谢谢诺姐!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事情都做好的。”
“下午回家休息吧,我在这里出货就行,你晚上接到电话过来收货。”
刘玫走后,姜诺没时间睡午觉。
意识进入空间,一切都还是昨天的模样,姜诺先查看了各种肉类、鱼,确定和刚放进去的时候一样,时间完全没有一点流逝,都还保持着最新鲜的样子,这才开始收纳仓库里剩余的东西。
太多物资一股脑儿的收进去,货架上乱糟糟的,看得姜诺难爱,晚上睡觉前得好好整理一下。
整理这事,每天都得干,不然只会越累越多。
她其实也没有强迫症,但好不容易搞来钱囤这么多货,多盘几遍也是一种成就感。
而且光是事后整理也不行,收的时候也要有计划。
比如直接把物资放在规划好的货架上,这样不仅是为了减少操作次数,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力。
这几天她发现,意识在空间里做出的操作越多、越复杂,对精力的消耗就越大,但精神力恢复后,会有那么一点点提升。
具体体现在,她已经能持续做长时间地操作。
在她的物资清单里,还有一些大型的、重量级的东西,如果精力不够,有可能无法收到空间里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整理,仓库剩余的物资都全部收好了,也到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看着外面热辣辣的阳光,姜诺真的不想出去,但还有很多东西没买,她只能拿出太阳伞、戴上防晒口罩后,穿上冰袖,手拿一瓶水,咬咬牙就再次出门了。
下午的目标,是药品。
末世里,致死率最高的因素是饥饿、寒冷与疾病、伤痛。
前面两种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锐减,致死率会逐渐降低,但疾病与伤痛,却一直贯穿她所知的整个末世。
特别是在中期,几颗消炎用的阿莫西林胶囊,几乎就等于一条人命。
即便在各种幸存者基地、庇护所建立起来后,恢复了一些药品生产能力,但成本和价格都是居高不下。
有的人辛辛苦苦大半年存点东西,就因为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就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姜诺不是很懂药物,很多药也都受到管制、来源很有限,不可能像囤卫生纸一样大量囤积,她只能用笨办法,按照手机地图上的导航出的药店,一家一家地去买。
重点是消炎药、退烧药、止痛药、白药、感冒药、止泻药,有了这些,日常小病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还有清肝的、降血压的、急性心脏病、胃炎胃病、妇科……只要是药店能买到的,都买了。
还有纱布、绷带、胶布、双氧水、医用酒精、碘伏、创可贴、消毒棉之类的,有多少都全部收了吧。
保健品类也要买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片、各种口服液……
中药类就暂时不需要了,一是买了她也不懂,二是末世中后期,野生植物真的不缺,各大基地的主要治疗手段几乎都是中药。
但这种挨家挨户扫货的模式,效率真的很低,一家至少都需要半个小时,天色快黑的时候她还没扫够20家。
而且现在的药品是真的贵,感觉还没买什么东西,10万块就花掉了。
钱她不心疼,但如果一直是这个速度,想要囤积到她心目中的最低限度,估计至少得十天时间。
如果能够联系上这些药店的上级供应商就好了。
但她不认识这方面的人,也没有时间慢慢找。
结束了今天的买药流程,姜诺返回了仓库,刘玫在忙着清点蔬菜店、龙虾店和小饭店送来的东西,以及妈妈让跑腿哥送来的晚饭工作套餐。
刘玫看得很认真,实实在在地兑现了中午的承诺,这一点姜诺很满意。
最后她拿了一份饭菜给她,让她就不要回家吃泡面了,反正以后有饭菜送过来,可以当她的工作餐。
把所有东西收入空间,姜诺回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