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市回来后,宋俊林先是来到了辣椒酱厂,看了看建设的情况。
现如今几个月过去,厂房和职工宿舍都已经建设完毕。
其中,厂房里面正在安装各种生产线。
虽然当初走的时候,宋俊林仅仅留下了100万,用于厂房的建设。
但是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随着外汇订单的不断完成,陆续又有着不少的钱款回来。
这些钱款,一部分宋俊林用作了职工宿舍和职工楼的建设,另一部分则是让徐建宁帮着购买二手生产线了。
现在国内各行各业,都在更换国外的“先进”生产线。
其中罐头厂和玻璃厂也不例外,自然也淘汰下来不少的生产线。
这些生产线虽然老旧,也很落后,但是比宁州罐头厂的生产线还要好。
连宁州县罐头厂灌装的辣椒酱都行,这些生产线自然也没问题。
这个时候,在厂房里盯着的蒋栓柱看到了宋俊林。
他赶忙走上前来,笑着开口:“师父,你回来了。”
“嗯。”
宋俊林点了点头,问:“这些生产线什么时候能够安装好?”
“下星期就能安装好。”蒋栓柱回答。
“好,我知道了。”
宋俊林点了点头。
他问这个就是看看时间,然后再搞个开工仪式。
当得知宋俊林前来的消息后,施工队的老板立刻就跑了过来。
他笑着问道:“宋厂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是杨哥啊。”
宋俊林看向来人,回答道:“我昨天晚上回来的,今天看了看这里,你们整的还不错。”
来人叫杨永福,乃是陈卫东的小舅子。
正是如此,宋俊林才会称对方一声杨哥。
杨永福正色道:“宋厂长,我们施工队的都是踏实人,既然接了你的活,那自然要给你干好,坏了招牌可就不好赚钱了。”
“是这个理儿。”
宋俊林很是认可。
就像汾酒,在过去那可是真正的国酒。
但是由于假酒太多,一些不良商家直接用工业酒精做酒,喝了以后出了不少事故,从那以后汾酒的招牌就砸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去买汾酒喝。
再比如后世的老干妈,为了节约成本就换了其他产地的辣椒,导致辣椒酱的口感不如以前,买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两人一路交谈着来到了职工楼这里。
现在职工楼还在建设中,初步打算建造6栋楼,每栋楼6层,每层8套房子,一共288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