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的时间,宋俊林都在家里教导王为民怎么制作凉皮。
他这几天也没什么事情,所以教的很认真,并未有所藏私。
凉皮做起来很简单,这几天的功夫,王为民就已经做的非常的熟练了。
就这样,教完王为民之后,宋俊林便回到了二食堂,开始筹备轻工业局姚局长儿子的婚礼。
来到姚局长儿子结婚这天。
二食堂的人员每个人早早就到了,并开始按照昨天分配好的工作开始忙碌起来。
有的人在前门那里,踩着椅子挂红灯笼、红布、拉花;有的人在外面给礼品桌铺上红布、贴对联、贴喜字;另外还有人则是在里面,给餐桌上摆放干果、喜糖、喜糖、果盘还有茶食点心。
反倒是后厨,宋俊林等几个大师傅,正在那里坐着抽红双喜烟与喝茶聊天。
食材都已经准备好,甚至凉菜随时都能端上桌,他们现在要留着体力待会儿炒菜。
等二食堂的人布置好后,姚局长两口子也乘坐沪牌小轿车过来了。
当然了,这小轿车并不是姚局长的配车,而是他从县长那里借来的。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汽车很稀少,以姚局长的级别,还不够资格配车呢。
两人从车上下来,小轿车就又跑去接新娘了。
与之一同的,还有一辆公交车。
在后世人看来,这样的“排场”简直寒酸的不行。
但是在当时,却已经是很高的规格了。
那时候的人结婚,要么新娘骑毛驴,要么是新郎用自行车把新娘推到家里。
在普通人看来,能够乘坐汽车结婚,尤其是小轿车结婚的,那待遇简直跟报纸上的外国来宾一样了。
新娘新郎都在宁州,所以没多大功夫,小轿车就将新娘和新娘的亲朋给接来了。
“噼里啪啦!”
当新郎新娘下车后,立刻有人点起了鞭炮。x33
其中新郎穿着一身崭新的藏青色人民装。
由于当时西服价格很昂贵,也没有开始流行起来,所以人们结婚要么穿人民装、要么穿中山装和军便装。
而新娘子也没有像后世那样,身穿洁白婚纱或者大红旗袍之类的婚服。
新娘外面穿着浅色的衣服,只有领口和衣袖那里露着些许的红色。
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人道洪流将裙子、旗袍以及鲜艳的衣服全都禁止。
虽然眼下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但是社会风气整体依旧如过去那般保守。
等到新郎新娘到了以后,男方这边的宾客,也纷纷持着礼物来到二食堂。
……
另一边。
食堂后厨。x33
听到鞭炮的声响,宋俊林等大师傅便开始下锅烧油。
姚局长作为轻工业局的局长,为儿子婚宴准备的菜那可是相当的丰盛。
川菜宴席讲究四冷十二热,四道冷菜下酒、以供闲谈;十二道热菜鱼贯而入,宴席才算正式开始。
其中,四冷有:川北凉粉、棒棒鸡、甜皮鸭子、口水鸡。
而十二热则是: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麻辣兔头、辣子鸡、宫保鸡丁、红油蒜泥肘花、清蒸鲈鱼、蒜蓉扇贝、灯影牛肉、羊肉粉丝汤
要知道这可是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姚局长这样的人,才舍得花钱在国营食堂办这么一场宴席。
普通家庭顶多也就是在家里摆上几桌,肉菜还没几个,意思一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