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所言,所言”
徐光启满脸纠结,有些语无伦次。
他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
天人之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实在难以相信。
“此事先生知晓便可,莫要对外多言。”
崇祯没有解释,只是简单地提醒了一句。
当今朝廷,他能信任的人不多,徐光启就是一个。
因为徐光启既不是东林党,也不是阉党,而是西儒学派。不仅如此,徐光启的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堪称国之柱石。
早在很多年前,徐光启就在国内推广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并且有着非凡的成就。
在这个东林党势大的时期,崇祯能依赖的人,也就是徐光启等少数人了。
徐光启纠结着做出回应,却是依旧不敢相信存在这样的天人。
犹豫数秒,徐光启才小心说道:“若是天人,或许当真有救国之法,救民之术。只是”
徐光启欲言又止。
天人之说,属实太过荒谬。
但崇祯信誓旦旦,又让他不免产生了些许的期待。
徐光启不是普通的酸儒,腐儒,而是一名务实的读书人,也可以称之为科学家。
除了在农业上的非凡成就,徐光启在军事和算术方面也有非凡的成就。
他和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在这本书中准确而形象地译出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等知识要点。
他的学识,他的智慧,他的能力,让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大明当前的困境。
也正因为如此,他真心希望大明可以天下太平,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崇祯见徐光启欲言又止,疑惑道:“徐公若是有事,但说无妨。”
徐光启咬了咬牙,躬身拜道:“微臣有事欲请教天人。”
“这”
崇祯格外为难。
这事他可办不到。
甚至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如何与杨旭产生的联系。
至于让其他人与杨旭交谈,更是没有一点头绪。
崇祯摇头道:“非朕不愿,只是朕也不知如何让他人与杨先生相见。当初朕睡意朦胧,偶然间以神念窥探到了杨先生。”
崇祯犹豫几秒,仔细想了想,道:“若是先生不介意,我可代为向杨先生询问。”
在崇祯想来,徐光启想要与杨先生交谈,九成是为了大明的事情。
既然是为了大明,自然是好事啊。或许是自己想不到的问题,又或者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正主动权依旧在他手中,若是问题不合适,或者冒犯了杨先生,大可拒绝。
“好,好,微臣叩谢万岁。”
徐光启喜笑颜开,高兴不已。
虽然不能亲眼与天人相见,但只需要稍加试探,便知道这天人是有真本事,还是假相。徐光启眯着眼睛,轻抚长须,宛若一头狡猾的老狐狸。
当天晚上,乾清宫内有三人。
崇祯情绪激动,兴奋且期待地坐在正位的椅子上。
王承恩低垂着脑袋,恭敬且小心地站在崇祯的身旁。
徐光启略显心神不宁地坐在数米开外,时不时看向崇祯。
晚上七点,直播准时开始。
“晚上好。”
杨旭坐在木椅上,面对镜头,笑容温和。
他面前摆放着一个保温杯,一盘薄荷糖。
看到杨旭的身影,崇祯不由露出了期待与兴奋的笑容。而这个笑容,也如同信号一样,让王承恩与徐光启无不屏住了呼吸。
他们左右张望,却是并未发现任何人。
这让他们越发好奇。
万岁所说,以神念交流,莫非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