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普通人的打架习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抡起拳头”,而不是“抡起手掌”。
这是因为我们有个普遍的认知——
“掌”不如“拳”!
所以【八卦掌】这一派系,就开发了许多技巧让处在战局里的“掌”拥有了“拳”所不具备的优点。
【九宫游步】就是其中之一,简单描述其能力就是你看他是在往左走,实际上他可能正相反甚至上下左右任意角度都能随意变换。
让人探查不了行动轨迹,甚至干扰对方做出错误的选择,这在战局里是能逆转胜负的优势。
而说回凌云的身法,
凌云所使用的【往复】,与【九宫游步】效果类似,但生效过程与生效原理却是大相径庭。
先前说过,【振动】的运动里是存在【往复】的。
未必是“循环”和“有规律”,但运动开始其过程中必定会有一定节点往“原点”回归。
凌云会想到用【往复】的特性运用进身法里面,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缩地】,功法进阶后的【空间步法】不再需要另外两门身法的辅助。
强迫症作怪,凌云开始了对这两门身法的魔改。
还记得凌云6秒完成折返跑4千米吗?
用的正是【往复】,凌云在折返跑的起点进行了第一次【定点】,在第一次到达折返点的时候凌云释放了积蓄在身上的“弹性”。
弹性释放、回归原点、回归途中再次积蓄弹性
如此往复,首两轮的折返100米花了1秒多,随后的几轮折返都是在半秒内完成的。
这个使用就有人问了——
同样是瞬身技能,【往复】能做到的【缩地】也能做到,为什么凌云还要单独开发一门一样的功法?
浅了!见识浅了!
【往复】能做到的,【缩地】还真不一定能都做到。
【往复】最强且最省心省力的一个特质,就是...它能“被动”生效!
【往复】的生效基于“弹性的释放”,这个“弹性释放”不仅能由凌云主动释放,还能在受到一定的冲击力影响被动释放。
直接拿现实举例,还是“内功外放的范围受限”,凌云对外界的感知范围也十分狭窄。
这种情况下,凌云很难提前防范感知范围外高速接近的攻击,但【往复】的存在这种攻击也完全不成问题。
受到一定伤害,凌云就能跳跃到安全位置重整态势,这不是神技是什么!
......
只是想要给凌晓雅解释清楚并不简单,
最初凌云是打算就拿点简单的糊弄过去就好,说着说着起劲了还是掏了不少的底。
这也苦了凌晓雅,本身这小脑袋瓜就只放了几件事,凌云的科普瘾一犯在她的视角那就跟和尚念经一样。
好在姐弟两终于是到了家门口,只是——
家门并没有关,而且就在门外两人都能感受到家内不一样的气势,也是十分偶然一位“熟人”与归家的二人撞了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