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期西方各个国家因为忙于一战而无暇东顾,这个东洋国就趁机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到处煽风点火,当然他们也确实从这次战争中得到了那么一点好处,但是这好处不多,如果答应袁大总统的借款的话,那么无异于将东洋国在这次战争所赚的钱拱手给人了。再说了,别看他们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实际上国内的矛盾一点也不必民国少。在战前年代中,日本的对外贸易通常是入超,而在大战期间则出现巨额出超。1914~1916年间,出超达11亿日元。此外还从所谓“无形输出”(航运及其他收入)中获得不少收入。再其次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急剧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12年的1371百万日元增为1916年的6737百万日元,增加近4倍(剔除物价指数上涨1.5倍的因素,增长约1倍多)。重工业增长特别大,生铁产量1912年是24.3万吨,1916年增为60.6万吨;钢产量由25.5万吨增为81.3万吨。
机器制造业的产值1912年是110百万日元,1916年增为716百万日元。造船业发展更大,1912年建造了85艘轮船,总载重量为5.9万吨,而1916年则建造了531艘。总载重量增为68.9万吨。轻工业也有增长,棉布产量1912年为504.9百万码,1916年增为739.0百万码。这样,东洋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为提高。
1912年,拥资5百万日元以上的公司,占公司总数的0.37%,其资本占总资本的38.6%;到了1916年,则占公司总数的1.77%,占总资本的53.6%。银行资本也在加强垄断。从1912年到1916年,银行由2,156家减到2,062家,但资本却由623百万日元增加到1,678百万日元;存款总额也由2,111百万日元急增至9,539百万日元。M.
与垄断资本大发其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劳动人民的生活越发困难了。如以1912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则1916年为144;而实际工资指数如以1912年为100,则1916年为74;当时维持普通生活一年需2千日元,可是日本工人有92.7%收入在5百日元以下。东洋国工人生活的痛苦,不言而喻。农民生活也在恶化,负债破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逐年增加,大量沦为佃农。
这就使东洋国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工人罢工和“佃农争议”随之逐年高涨。1914年,发生50次罢工,参加人数为7904人;1916年罢工417次,参加者66457人。佃农争议次数:1913年为85次,1915年256次,1916年326次。这期间,东洋国劳动人民的斗争运动以1916年8月的“米骚动”最为突出。资本家和地主囤积居奇,高抬米价,是引起骚动的直接原因。
最先从富山县的一个小渔村开始抢米风潮,很快遍及全国各地。参加骚动的约达1000万人。他们到处袭击米店和投机商人并与军警格斗,这一自发的群众斗争,几乎坚持一月之久,最后虽然遭到残酷镇压,但对于以后日本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却起了很大的作用。与之相反的是,这场运动却对东洋国正蓬勃发展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生意是个好生意,但是吉田根本没有胆子也没有权限去答应。他只能站起身对着袁大总统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真是让您失望了,这么大的数额实在是有点为难,在下需要向国内禀报。”
而我们的袁大总统仿佛根本没有听见吉田内在的拒绝之意,将其弯曲的身体给扶正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急不急,大使先生可以先问问国内的意见,为此有些条件是可以谈的。”
感谢科技的发展,吉田在匆忙告别了袁大总统后一回到大使馆就揪住正在和女职员打情骂俏的报务员钻进了电报房,他一边说,报务员将他说的内容转化成摩斯电码穿过夜空发往了千里之外的东京。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东京那边的值班员将电文给翻译出来后顿时睡意全无,直接拿起电文交给了主管。这份电文犹如防空警报将正享受夜生活的内阁大臣们给集中到了内阁办公室里。在内阁会议室里除了内阁成员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人偶”,这件人偶是首相寺内正毅特意安排的。
人偶的名字叫“比利肯”(Biliken),这是一种裸体尖头的福神,名字源于英语,传说是美国人阿迪斯特在1908年以梦中所得第六感为原形创造出来的,1910年传到东洋。寺内正毅刚一上任首相就被用英语起了这么一个福神名字的外号,这当中自然有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寺内是秃头,和比利肯人偶很相象;其二,寺内内阁无视宪政常识,人们用日语“非立宪”(HILIKEN)的谐音“比利肯”来称呼他。提到寺内就不能将他和上述第二个原因分开。
寺内的前任大隈重信从其任中的1914年6月开始就向元老山县有朋推荐立宪政同志会总裁加藤高明外相担任下届首相,但山县以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为理由,主张举国一致,恢复超然政治,反对成立政党内阁。他一边观察大隈的动静,一边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构想。同年6年,作为工作一环,山县让时任朝鲜总督的寺内进入元帅府,毫无疑问,寺内已成为山县心目中的长洲阀头目的接班人。
1915年1月6日大隈重信宣布辞职,推荐加藤高明接任首相。不希望加藤组阁的山县有朋经与西园寺商谈,成功地使天皇发布了任命寺内为首相的旨意。1月9日,距大隈辞职仅六天时间,寺内便完成了组阁,除首相本人是有名的殖民主义者之外,内务相是曾任台湾总督和满铁总裁的后藤新平,大藏相是朝鲜银行总裁,寺内的密友胜田主计,外相是驻俄大使,日俄同盟的鼓吹者本野一郎,阁僚中除加藤友三郎海军相外,其他人也都是山县派的直系或旁支军阀政客,并且大多数为贵族院议员。除了说明他在很早就开始筹划组阁了以外,更可以从阁员名单中可以看出他的外交态度。ωω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