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卖东西就得进货,这边盛产蔬菜,本着近水楼台的原则,江年当然先从他们村里下手。
就算不在作坊里工作,也会把家里种的菜送过来,有的人甚至专门多养了几只鸭子用来下蛋,就等着江年收鸭蛋的时候收他们家的。
村里将近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跟他有来往,不仅是交易上的,还有工作上的。
江年跟附近几个镇上的餐馆都谈了合作,需求量增加,所以招的人越来越多,规模已经达到了几十人。
有了收入就有了盼头,村里气氛其乐融融的,每个人脸上都能看到对生活的向往,干活都积极了许多。
大队长对此也是喜闻乐见,村子发展好了,对他来说也是喜事儿,知道这是江年的功劳,他没少在家里跟江河说要努力干活。
江河现在已经成了作坊里的小领导了,虽然比以前忙了一点,但不用跑来跑去,就在作坊里盯着其他人干活就行。
离家就几步路不说,工资也比以前高了,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有了钱也常常给家里买肉吃了,一家人生活都过得好了。
再说江年在城里的那间铺子,铺子装修好以后,江年不打算自己过去看着,还是打算交给别人。
这回找人就准备找个能在城里帮忙看着铺子,江年考察了一遍来帮工的人,最后决定请江生过来。
这小伙子比江年要小几岁,还没娶媳妇儿,油嘴滑舌能说会道的,这种人做生意其实挺合适的。
他自己也不想待在村子里干农活,江年寻思着把他放城里去就挺好。
江河还有媳妇儿孩子的,总不能都带着去城里,江生年纪小,虽然家里催他娶媳妇儿,但他本人还不想娶,一心只想着赚钱。
他原来也一直跟着江年干活,帮忙运货上城里去,跟人打交道有一套,江年带他去过一回,他就掌握了技巧,很快就上手了。
江年就让江生还有另外一个小伙子在铺子里帮忙,江生心里感激江年给了他这个差事,倒也尽心尽力的。
江年现在不止卖咸鸭蛋了,还卖皮蛋,皮蛋好吃,很多人开始吃不习惯,但慢慢就觉得挺香。
皮蛋的做法也多,像皮蛋瘦肉粥,凉拌皮蛋,擂辣椒皮蛋什么的,有些人经过铺子里都要买些回家吃,也是不愁卖的。
开了第一个铺子以后生意挺不错的,江生每天都要叫人补货,买铺子的钱一个月就赚回来了。
江年抓住时机又买了好几个铺子,有在他们县城的,也有在隔壁几个县城里的,都是雇了人去帮忙,全都用来卖他自己作坊里的东西。
现在村里人说起江年,可不会说他在胡闹,这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还叫家里的孩子学学人家。
还有好些老人家见到江年还会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小就看出来他是个有出息的,这不长大了就有能耐了,江年就笑笑不说话。
但是回了家还会跟林静说起这个,“你都不知道,现在村里人都说我有能耐呢,我都说了你嫁给我准没错的,没让你吃苦吧?”
江年把脸凑过来,非要林静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