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

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主要冲突集中于节俭二字,这也是万历皇帝痛恨张居正的根本原因。

万历皇帝好奢靡,张居正不让他奢靡享乐。

万历二年,鳌山灯火开始,万历皇帝想办,而张居正拦着不让办,万历皇帝喜好奢靡的本质已经暴露,到了万历六年大婚之后,就和隆庆皇帝一样,不断的取国帑钱用,张居正不肯,万历皇帝就直接不听,硬要支取。

万历皇帝在大婚之后,就逐渐明白了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力是无限大的,开始不断加派织造丝绸,南衙水灾仍然不管不顾,仍然加派。

自从万历六年起,到万历十年,万历皇帝顶着张居正内阁的压力,硬生生从国帑拿了一百二十万两的备边银出去,大婚、潞王出阁、妹妹的嫁妆、大婚后嫔妃赏赐等等为由。

这还是张居正在的时候,当时的矛盾已经肉眼可见了,野心家们开始蠢蠢欲动,张四维当时已经为次辅,更是跟着万历皇帝一起胡闹,和张居正展开了争斗,张居正也知道自己失了圣眷,加速了自己的改革步伐,想要在失去圣眷之前,把事情做完。

是张居正苛责了万历皇帝的生活吗?并不是,宫里每年金花银的用度是一百二十万两。

一个数字太过于冰冷,张居正的全楚会馆一年只需要1000两左右就可以维持正常运转,一年的花销就能让全楚会馆平稳运行1200年,而一个客兵的军饷是十八两银子,仅仅宫里的开销,就可以维持二十个步营。

每年一百二十万两的金花银是张居正这个内阁给万历皇帝的钱,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万历皇帝又从国帑拿走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这也就是张居正带领的内阁和六部有这个钱,让万历皇帝挥霍,换到严嵩、徐阶他们自己还捞不到这么多,更别提皇帝五年拿120万了。

到了万历十年张居正走后,万历皇帝开始抄张居正的家,一共就抄出了十万两白银的家产,而这十万两还不够万历皇帝一个月的挥霍。

当年,潞王大婚,采买金银珠宝就额外从国帑度支了三十万两白银,户部上奏,顶撞了万历皇帝,说你欠的钱还没还钱,现在又来户部拆解,哪来的脸!

可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了张居正,户部骂也好,不骂也罢,能怎么样呢?

这就是原先历史线里的万历皇帝恐怖的开销,到了万历皇帝造自己的陵寝,一个坟就修了八百万两白银出去。

张居正是很担心小皇帝学了隆庆皇帝奢靡无度,实在是被搞怕了,所以平日里讲筵,都将修省节俭,而且讲的次数很多。

现在好了,出大问题了!

小皇帝现在不是节俭,是抠门。

冯保说了一件事,让他头疼无比的事儿。

紫色表示尊贵,也容易掉色,皇帝本来是紫袍,后来穿着穿着紫袍掉色成为了青袍。

正常人第一时间就该让人织造紫色,衣服都穿掉色了。

小皇帝不这么想,小皇帝觉得,紫袍既然掉色,那为何不开始就织造成青色的?省去了掉色的过程,青色的染料还便宜,也不能织染白色,因为白色会发黄,发黄了就必须要换,所以织造青色最佳。

穿的最久!

冯保都被小皇帝的清奇思维给干懵了!

纡青佩紫,紫色尊贵才染紫色。

可是尚节俭的小皇帝除十二章衮服外,其余一律青色,就因为它不掉色。

皇宫鼎建大工复建之事,皇帝出了若干个主意,都是偷工减料的,目的也是节省开支,用小皇帝的话,反正钢混强度极高,里面什么情况大家都看不到,就以大明皇宫的高度,偷工减料也塌不了,能省就省点。

张居正让小皇帝节俭,是那些没有必要的开销能省就省,一年一百二十万的金花银的范围之外节俭,这一百二十万两范围内,那还不是随着你小皇帝可劲儿的造?不搞滥赏,一百二十万绰绰有余了。

冯保无奈的说道:“前些日子,圣母突然问宫里还有多少银子,陛下就说有七百多万两,把圣母给吓了一跳,就询问是不是外廷大臣苛责陛下?陛下说:不是。只是偶尔用于犒赏边军,就节省了下来。”

“这不,圣母喜欢礼佛,陛下就寻思着,拿出五十万两银子,修个佛塔,广为征集,越高越好,越坚固越好。”

“陛下说,正好寻找下建筑方面的人才来,负责建筑设计之事。”

“不是,宫里现在有多少银子?”张居正讶异的问道,要知道前段时间抄家的四百万两是对半分了,但是皇宫鼎建的支出也是对半分,所以,其实一出一进,宫里就多了五十万两白银而已。

“七百多万。”冯保颇为无奈的说道:“还让传诏国帑,若是应急,可到内帑拆借,互相讨饭了这么些年,总有不凑手的时候。”

“圣母不知,是早就不管宫里钱粮了吗?”张居正又发现了盲点。

“还不是武清伯闹的?要钱要到了朝廷来,弄的圣母颇为担忧,就直接不管了。”冯保点头说道。

武清伯李伟不只是要了一次的钱,修宅子要了四千两,后来修坟头要了三万两,李太后还以为大明朝的财政状况仍然是万历元年只有四十万两存银,打一仗就破产的地步,所以干脆就都不管了。

七百万两的数字一出,李太后直接就懵了,她下意识反应就是外廷鼓噪尚节俭,欺负小皇帝。

可是小皇帝说,没人限制他。

“如此。”张居正知道了,太后还政比想象的要早的多。

吕调阳小声的提醒道:“元辅,这不能这么省下去了,再这么省下去,怕是要出大事了。”

皇帝现在幼冲,但总归会长大的,真的这么一直倡导节俭,皇帝要是和元辅这么冲突起来,绝对会出大乱子,大明从来不缺少野心家,张四维是进了解刳院,可是大明不乏王世贞之流,等着看张居正失去圣眷。

等着看张居正被他一力扶起来皇帝,反攻倒算。

“修,陛下这好不容易奢侈一次,修就修吧,修在哪?”张居正认可了皇帝修塔的想法,不就是个塔吗?皇帝太节俭也不是个好事,其实京师这个地方的经济,全靠宫里维持,比如宛平的瓜果农户擅长晒干果,全靠着宫里这点零嘴过日子。

“大隆兴寺,这大隆兴寺的香火最为鼎盛,陛下说这大隆兴寺建好后,香火钱的善缘,都归圣母所用。”说到这里,冯保的脸色终于是绷不住了。

陛下连佛祖的香火钱都盯上了!

张居正和吕调阳彼此惊骇无比的对视了一眼,早知道就不鼓吹尚节俭了,看看这都些什么事儿,朝廷的脸面怕是都要丢尽了。

冯保继续说道:“陛下说:先生既然讲佛道景教都是异端,可是这诡寄田,就是说缙绅托庇于寺庙,一寺一庙动辄十数万亩田,让先生在清田的时候,定要留意,佛道景教多讲这个无欲无求,有度牒的可以留几亩,一人十亩不够就二十亩,其他的一律清丈还田。”

“这香火钱由有司定箱以巧锁防止偷窃,一律充为国帑,地方天天喊着穷,都不知道想想办法。”

“行了,咱家走了。”

冯保说完就起身离开了,明面上皇帝要修佛塔,实际上,小皇帝要收宗教的税,说实话这件事还真得朱翊钧来办,因为李太后信佛,而老朱家的皇帝号称是真武大帝转世,这两家收税,就得小皇帝亲自来。

这头给李太后修个佛塔,让李太后高兴,那头直接下狠手,清丈连佛道景教一体清丈还田,还要把香火钱收归朝廷所有。

谁反对就砸了谁的庙,莫卧儿帝国连佛家都灭了,朱翊钧倒是要看看,佛祖到底有几个步营。

张居正终于见识到了小皇帝的可怕,朝臣们天天喷他张居正是聚敛之臣,到底谁才是聚敛之人?!陛下这生财有道,可比他张居正凶狠的多!这就盯上了香火钱!

陛下有旨,张居正只能照办,佛塔和皇宫鼎建会一起建好。

次日廷议之时,张居正拿出了几本奏疏,开始了廷议,第一清丈要包括了佛道景教,任何佛道景教不肯的,都要训诫一二。

“元辅这真的是教得好啊。”王崇古听闻小皇帝如此手段,叹为观止的说道。

这暗度陈仓,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诡寄田之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其实就是把田亩挂靠在寺庙之内,躲避正赋。

但是受限于太后礼佛和皇帝宣称,很难办。

也不知道张居正是怎么说动小皇帝的,这清丈如火如荼的时候,小皇帝直接搞了一手火上浇油。

“好好好!”谭纶乐呵呵的说道:“哎呀呀,就看哪个不长眼的跳出来,给陛下杀鸡儆猴了!清丈这热闹,越热闹越好!”

谭纶突出了一个看热闹不怕事大,小皇帝这一手,谭纶极为赞成。

王国光更没什么反对意见,地方天天喊着没钱,却不想办法,皇帝给生出了法子,这要是自己执行不好,不能怪皇帝了。

至于礼部尚书马自强,就更没什么意见了,他还特意加上了回回教,大家一起来清丈,权豪缙绅们的田亩要清丈,寺庙的也要清丈。

“诸位若是不反对,就这么做了。”张居正左右看了一圈,无人反对,开始在奏疏上写浮票,写完之后,呈送御前。

张居正清楚的知道小皇帝在做什么,就是在不断的极限施压,看看权豪们的容忍下限到底在哪里,甚至要逼反权豪缙绅,重新耕犁一遍胆敢抗税。

“郧阳巡抚王世贞上奏致仕。”张居正拿着手里这本奏疏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世贞自己搞了个大乌龙出来,一任巡抚,地方大员,居然被一个生员给骗的团团转,当然这个生员也是被老爹给骗了,但是湖广布政、按察、郧阳巡抚,也被骗了,让人觉得可笑的同时,也有些可悲。

“王世贞他爹王忬也算是个狠人,严嵩当国的时候,王忬不顾恶严嵩父子,经济杨继盛丧事,最后被严嵩父子迫害致死,这王世贞居然被一个孩子给骗了。”谭纶颇为感慨的说道。

谭纶、戚继光、俞大猷和王忬的关系要追溯到平倭,嘉靖三十一年,王忬到浙江提督军务,任命了俞大猷,平倭不是戚继光一个人打穿了倭寇,是南衙、浙江、福建、两广文武齐心合力的结果。

当然戚继光和俞大猷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