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平行时空编织命运正文卷第一百五十章:似曾相识的雕像最新网址:罗蕾莱之礁吗 夏亚抬起手,一个德国的地形图就出现在了他的身侧漂浮着缓缓打开。 他根据地图上的地名,顺着莱茵河,很快就找到了罗蕾莱的所在地。 他的千里眼虽然可以观测整个世界,但也没办法同时观测每一个角落。 或者说,其实可以,但太费脑了,整个世界蕴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夏亚这种惫懒的人显然不会去做。 也正如凯奇所说的那样,这一处河道格外深邃,礁石奇多,河面也不如他们待的这个地方清澈。 夏亚的视线透过河面在河下找寻,不过并未找到像是宝藏存在的地方。 亦或者说是被魔法遮掩了? 他的双眸再一次的充斥着起了魔力,很快,他在那河床下发现了一些东西. 似乎,确实是在这里,但是想要到达,还需要一些东西或者步骤。 宝藏上有诅咒,所以杀了齐格弗里德之后,哈根并未将宝藏占为己有,而是将其抛入了河床中。 但是显然,他对于宝藏仍有贪恋,所以还留了一些入口在,比如那开启宝藏的钥匙。 他应该把钥匙给了自己的后人,而上面的英语显然是后来人写的。 夏亚其实想要去那里实地看看,不过…… 他低下头,看着在自己怀中酣睡丽人,她的睫毛微颤,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们躺在一张吊篮上。 吊篮是夏亚前几天做的,摆放在了庭院的一侧,里面铺上了枕头跟被褥,可以横躺。 躺在这里,目送着四周的湖光山色,随着城堡的行动而逐渐远去,吊篮轻轻摇晃着,伴随着微风轻拂,在这里午睡再舒适不过了。 从科学上来讲,人们在拥抱等亲密接触的时候,人的体内能分泌出一种名为“催产素”的激素,它能起到调节神经、缓解压力,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而男女在拥抱的时候,女性会比男性分泌出更多的催产素,差不多是三倍左右,以至于拥抱带给女性的快乐比男生多,所以女性更喜欢拥抱的感觉。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欲望。女性对于拥抱的渴求会比男性更强烈和频繁。 所以阿莉西亚很喜欢抱着夏亚睡觉,刚开始可能会有些矜持,但后来就没什么顾忌了。 产生这样变化的时间点,应该是伊莎贝尔离开后吧。 长姐如母,在这位亲姐姐的面前,阿莉西亚还是有些顾忌的。 总之 夏亚看着怀中熟睡的阿莉西亚。 先等她睡醒吧 。。。。。。 凯奇与黑朗没有过多的犹豫,虽然黑朗身上的伤还没好,但时间并不等他。 简单的是收拾了一下,他们就起身离开了凯奇的屋子。 不过在他们离开屋子没多久,走入巷道中的时候。 四周的屋顶上忽然跳下了十几个人,他们穿着跟黑朗很相似的刺客服,头戴兜帽,样貌隐藏在兜帽内。 凯奇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跟黑朗穿的衣服是一样的,他下意识后退了一步,有些紧张的对着黑朗说。 “他们就是你说那个教团的人吗? 现在怎么办,跑吗?” 不过,就在他准备扭头跑的时候。 这十几个刺客便一齐对着黑朗低头道。 “导师。” 这当然不是兄弟会首领的称呼,黑朗做为兄弟会的创始人,兄弟会的刺客精神的传授者,兄弟会的成员都乐意用这个称呼来称呼黑朗。 凯奇看向黑朗。 “他们都是我的人。”黑朗解释道。 为首的刺客将兜帽向后拉,正是当初在无头骑士事件中,夏亚等人遇到的那个叫“胡佛”的刺客。 当初遇到的那三个人中,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的比较年长也比较沉稳,就是胡佛了。 三年过去,他鼻翼两边多了两道明显的法令纹。 “我们的人在这附近找了您许久。”胡佛说,“您没事就好,下次请您不要单独行动了,等我们的人来齐了再说。” “时间并不等人。”黑朗低声感慨道,“不过,虽然钥匙没拿到,我也找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指了指身侧的凯奇。 “他的名字叫做尼达拉·凯奇,他的先祖曾是魔法师,我们的信息就是他给予的。” 听见凯奇的先祖是魔法师,胡佛还有他后面的几个刺客看向凯奇的表情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凯奇也有些奇怪,说实话,在他的记忆中,所有听到他的先祖曾是魔法师的人,绝对是不信居多的,甚至还会有一种警惕,会先入为主的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因为在过这种装扮成巫师骗人的例子实际上非常多。 德意志距离北辰很近,这个世界上的自然科学某种意义上是起源于北辰的,所以这里的人的思想自然也受到了北辰的影响。 说实话,这其实也让夏亚感到些许意外。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格物致知开始。 而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这其实可以成为科学思想的起源。 然而在夏亚那个世界中,后世并没有把这一主张发展成为科学。 宋代朱熹将格物致知中的“物”解释为“天下之物”。 朱熹的观点是通过究察事理从而获得知识。对于“格物”的含义,朱熹对此做出了两种解释一是“格物”是落实到事物上;二是“格物”是追求事物的深刻道理。 同时代的陆九渊则持与朱熹相反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意在言格去物欲而求得天理,反对在心外去穷理求知。 明代王守仁也反对朱熹的“即物穷理”,认为:“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可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 王守仁因此认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于是将“格物致知”说成“致知格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然而无论是朱熹,还是陆、王,他们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在于对自然物理的认识上。 这些学者一直秉持着只有研究经学才是正统的观念,因此只把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当作是为生产发展服务的非正统。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并不断进行思考才能够了解这个世界。 而格物致知对他们来讲,只不过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主要的手段。 因此我国古代很少出现把研究科学以探索世界原理作为一生理想的人,只有想要通过科学研究手段为民造福的人。 这样一来,科学本身就已经主观上不存在了。 从哲学上来讲,后来的儒家理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明显参照了人与人的关系,认为理统治了世间万物。 这样便一定程度上把研究客观世界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人本身,无法形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