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263章

  公堂之上,李东阳紧紧的盯着张鹤龄的眼睛,似乎要使力看透一般。

  而张鹤龄的目光,依然真诚中且带着些期待的样子,正看着他。

  李东阳沉默了半晌。

  “咳咳~”

  突然,李东阳咳了两声,转过头,朝张申轻声道:“张府尹,本官突感身体颇为不适……”

  张申道:“啊!宾之兄,你无妨吧?要不,先退……”

  “无妨,年轻时积下的毛病,年岁渐长之后,稍一劳累,便容易咳嗽头晕。”

  “宾之兄,身体可不能轻忽,先退堂吧,等稍事休息之后,再问不迟……”

  “唉,身在朝堂,事务多杂,且陛下的信任,又怎能懈怠。今日已是升了两堂,可案子还未有结果,又怎能将案子再往后拖。

  早前陛下便已是问过,等今日晚些时候,李某还要入宫向陛下奏秉,若无进展,又拿什么禀报陛下。还好,既是老毛病,一时想来也无甚大事,只是,现下,我这思绪不太清晰。廷缙兄,此处乃是顺府,大堂之上,不如,你且代为主持片刻。等李某缓上一缓……”

  张申古怪的望向了李东阳,可李东阳的表情极为真诚,那微蹙眉头,那正色且夹杂着一丝担心的神色,那商议和请求的语气……

  若非他还记得,这桩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真就信了。

  果然,正如张子的那般,往往官品越高的人,越是会表演呢。

  可,他没法配合李东阳的表演啊。

  应该,张鹤龄请求,李东阳突然身体有恙,让他已是猜出了几分端倪。

  但李东阳似乎还想着让他站出来,他怎么站?

  莫非李东阳以为,张鹤龄这子和他张申有过商量。

  宾之兄啊,你想多了,这一次,我只如同往年那些顺府尹一般,只当个听命办事的人。

  张鹤龄这子,已是将老夫排除在外了!

  张申念罢,忙是摇头,轻叹道:“非是下官不愿为李学士分忧,实是,此案自从由陛下示下之后,张某已当不了这个责了!

  李学士,你是主审官,其次,便是寿宁伯,张某这个顺府,怎可越过你二位钦命之臣。实在有违体制。

  不过,李学士但请放心,张某及顺府上下,必会无条件,忠诚执行二位的命令……”

  李东阳无奈的望着淡淡微笑的张申,只能将目光再次转回张鹤龄这边。

  张鹤龄的请求,他明白其中的意思,甚至于,他对张鹤龄该有所感激才是。

  但实话,他依然有些过不了心中那道坎。

  之前张鹤龄与他的私下商谈,算是暂时服了他,他心中也有了此番问案的章程。

  可几名商贾的表现,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或许正如张鹤龄所言,君子可欺之以方。

  他自认,在维护朝廷,维护某些体制、规矩上,算的上是君子。也正因如此,这几位商贾让他刚刚问话,便受到了阻碍。

  方才,他已是动怒了。

  他已是递出话,虽未曾有摆于纸面的明确证据。但只要是个聪明人便该明白,他的态度已是摆明。

  他是谁啊,堂堂大学士,官居一品,已是表明态度的事,尔等这些商贾,又怎敢拂逆。

  莫非,尔等以为,真到将他惹恼,会和你们这些商人讲所谓的证据。

  于是,他便决定,不能太过君子,他也是官场拼杀出来的人,又何尝未有行之粗暴的时候。

  只是,待他动怒间,张鹤龄站了出来。

  一时间,让他心里格外复杂。

  又是短暂的冷寂,今日的大堂格外古怪。使得一众堂上人,皆是面面相觑。

  也不知,这位大学士和张府尹、寿宁伯三人,到底是要闹哪般?

  是不是又要如同上午哪般,闹的马上退堂,不欢而散?

  好在,他们暗自嘀咕的猜测,未成现实,不过,却很是让他们意外。

  只听,李东阳郑重道:“寿宁伯,接下来,便暂且交于你……”

  不得不,李东阳的话,让人意外,更让人惊愕。

  主审官不审了,交给寿宁伯,这是……

  若差役、文书只是意外、惊愕,而对堂下正被问话的人而言,那就是惊恐了。

  怎会让寿宁伯主持,这位外戚伯爵是甚么人啊?他已有这般能和大学士论一论的分量了吗?

  且,更让他们惊惧的是,若是真让寿宁伯主持,那将会如何?

  若是李大学士,他们听来的,看来的,分析一番还有迹可循,可这位寿宁伯,实在让他们摸不清底细啊。

  众人不由望向常伯凯,他们之中,也只有常伯凯几日前曾与张鹤龄有所接触,联系那些大人物也是常伯凯,如今突然变故,他们只能看常伯凯有何表示。

  常伯凯暗自摇头,局面有些超脱了他们的预料,也正在渐渐偏离那几位大老爷所述,让他的心不由往下沉。

  不等他心中计议,张鹤龄已是恭声的应下李东阳,且已将目光投向了他的身上。

  张鹤龄道:“常东家,又见面了?!”

  “草民……”

  “呵呵,只可惜,如今是在公堂之上!”

  张鹤龄摆摆手,不给常伯凯应话的机会,道:“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一日,本伯与你过的话?”

  “回寿宁伯,草民记得……”

  “那今日,在问话之前,本伯先问尔等,可曾有计议?”

  “回寿宁伯,草民不知寿宁伯所言何意,且草民……”

  “哈哈!”

  张鹤龄陡然的笑了笑,缓缓的摇了摇头,再次打断了常伯凯,声音逐渐变得平淡,道:“也罢,此时公堂之上,非是闲话的地方。希望等下去之后,还有机会和常东家以及诸位畅谈……”

  “闲话不,自此时始,由本伯代李学士审理,来啊!”

  “在!”

  班头上前,抱拳躬身。

  “公堂威严不容置疑,堂官威仪更不得轻辱。方才李大学士问话,一干人犯,竟敢言语轻慢,回话参差不齐,实乃对堂官不敬。

  李大学士有君子之风,体谅尔等因犯了罪责,一时心神失守,未曾加以怪罪。可本伯绝不允许,若不加惩戒,何以彰公堂威仪!”

  话间,张鹤龄倾过身子,伸手便从李东阳的眼面前,从堂案之上的签筒里抓起了一支水火签。

  在众人还有些愣神间,便径直扔了出去,沉声喝道:“……堂下听令,将一干人犯,重打二十大板,以示惩戒……”

  “啊!这……”

  班头被张鹤龄语速极快的一番话的有些愣神,待他一回神,张鹤龄的命令便已示下,且连令签都扔出来。

  人犯?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