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现成的,不好吗?”
钱亦文一边说着,一边走向李得富的小供销社。
还没等他靠近门口,钱多早抢先一步,钻了进去。
物质再怎么丰足,也抵挡不了孩子对于供销社的热爱。这种感情,是最纯真和美好的,用“比他爹都亲”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李得富正和徐支书说着话,猛抬头见钱亦文进来了,赶忙打起了招呼:“大侄子来啦,快坐快坐。正好刚沏的茶,你和徐支书一块儿喝点。”
一边说,一边在柜台上拿起烟来,抽出一根儿递了上来。
“徐叔,别忙活了,我不抽烟。”钱亦文一边说,一边不见外地坐到了徐支书的对面。
徐支书开口说道:“钱小子,这是要干啥去呀?”
“上老丈人家。”钱亦文说道。
李得富倒了两杯茶,分别递到二人手中后,走到屋子中间的炉子旁边。
打开了炉盖子,两块带着松油的柈子,塞了进去。
回身,又回到货架子上抓了一小把糖果,硬塞在了钱多的手里。
钱多瞅了他爹两眼,乍着手不敢接。
最近,这个爹开始抓精神文明了,没事儿就给他上一课。
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也是课程中的主要内容。
“爷爷给的,拿着吧。”钱亦文对儿子说道,“该说点儿啥呀?”
钱多接过了糖,一弯腰:“谢谢爷爷。”
李得富笑呵呵地说道:“哎呀,钱小子,这么小的孩子,你就教他这么多规矩,随了你爹的门风!”
“李叔,孩子不从小教育,等他有主意了,再说就说不听了。”
李得富琢磨了一下,刚才钱小子好像是说要上老丈人家,那他媳妇儿指定是得在车上。
李得富往上推了推眼镜,打开门,冲着车里说道:“英子,车里头冷,快进屋坐吧!”
这时节,屋里头拢住点热乎气不容易。所以,东家串西家的那些人都招人烦。
你在屋里,人家不说啥。你真要是和人家不对心情的,走了之后,人家不免说上一句“天天来鼓捣门儿,这点热乎气都让他给带走了……”
如果有那不讲究的,来去的时候不把门给人家带严,还会被附赠一句:“夹尾(yi)巴狗……”
英子本不想进屋,但见李得富手把着门框,眼镜子上都挂霜了,还在让着她,赶紧下车了。
再不进屋,这小供销社的屋子,得烧半天才能缓过来。
“坐这儿……”李得富给英子拿了个板凳,放到了炉子跟前,“烤烤脚。”
“李叔,你这屋里,烧得可真暖和。”英子落座,夸了一句。
旁边,钱亦文接道:“你看,要不怎么说‘有房子得盖屋里’呢……”
“啥房子,舍不得烧也不行。”李得富听了,哈哈大笑了几声,问道,“钱小子,我听说你家都不烧这炉子了,改锅炉了?”
“啊……也没差啥,就是改成烧煤了,也不用在待人的屋子里烧了。”
“那就行呗!”李得富一伸手,“你瞅瞅,这一天为了点温度,把这双造的,没孩子样了。”
钱亦文笑了笑,心想这个李叔可真是和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