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老钱家钱亦文钱小子注意了哈……”
一听提到了自己,钱亦文直起了腰板。
“春城来电,说让你下午四点去吉春接站,你兄弟两人回来了……”
钱亦文一愣,这两人不是说明天回来吗?
咋今天就回来了呢?不能是有啥事儿吧?
想想不能,如果要是真有大事儿,阎春生肯定得和徐支书说,让徐支书来家送个信儿。
徐支书又开腔了:“还有个事儿,还是钱亦文的……
“你那个种药材的事儿,已经有七个人报名了,合计是18亩地,我给你说一下都有谁……
“徐富,四亩半;邱振玉,啊就是老茄包子,六亩;李贵芬,三亩二;王……
“大伙都想问问你,那专家啥时候能来给上课,种子啥时候能给发下来。
“过了年,你定个时间,来村委会大会一块儿商量商量。
“就这么个事儿,没别的事儿了。”
又是嗞啦嗞啦几声,接着就没声了。
钱亦文嘿嘿一笑,这个徐支书还真有一套。
那天提这事儿的时候,他看得出人家有顾虑。
你说是好事儿,但是毕竟大家谁都没感受到。
这种情况之下,让一任父母官给你站台,替你宣传造势,那得是啥关系呀?
万一你整出个闪失来,老百姓倒是不能去找他徐支书去,但心里得咋想他?
一点儿谱都没有的事儿,就以官方名义来撺掇大伙儿?
可刚才这一通广播,就不一样了。
既让大伙知道了这件事儿,又把钱亦文能替大伙做的都说出来了。更重要的是,你看看,都已经有人开始配合了,而且就连村支书都带头了。
别的,你们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自己琢磨去吧。
钱亦文嘿嘿一笑,抬手看了看表,自语道:“走得了……”
起身回屋,问纪兰凤和英子:“我去吉春接春生他俩,你们想想,还有没有啥要买的。”
纪兰凤想了想说道:“要是方便,买点苹果回来吧。年午黑天(除夕夜)摆一盘儿,求个平安。”
“好!”钱亦文闭了闭眼睛。
这是老母亲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的习惯。而且,年夜饭的时候,还非逼着他吃上一口。
前世,母亲去世后,基本不吃苹果的他,每到除夕夜,都摆一杯酒,一双筷子,还有……一个苹果……
“还有吗?”钱亦文又问。
“没啥了……”纪兰凤说道,“人家姑娘家,来咱家过年,你和你媳妇儿商量商量,看看得准备点啥好。”x33
老太太说完,转身忙活别的去了。
钱亦文刚想和英子说话,二大娘一边系着扣,一边从那屋跑了过来。
“大侄子,啥时候走啊?”
钱亦文一瞅,这老太太是要跟着去呀!
“二大娘,你在家等着吧,也不差这么一会儿吧?”
“啊!车能搁下,我就迎迎他俩。正好,我还有些东西要买。”
“走!现在就走……”钱亦文刚操起钥匙,二大娘已经“飞”出了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