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二百零三章如何让皇权下乡?江南第一家?!最新网址:如果不能让皇权下乡,管理到乡镇一级,那不管什么政策,都很难推行下去。 比如目前苏澈所推行的扫盲私塾,在县城一级,推行得很好,可如果想推行到乡下,却是千难万难,哪怕这是免费扫盲,朝廷出钱出力,却依旧有些吃力不讨好的意思。 那些乡下豪绅的态度很明确,没必要有那么多认字的人,如果识字的多了,对于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很有必要让这些百姓继续如此愚昧无知。 苏澈自然不满意这样的现状,所以改变是肯定的。 问题是——如何改变? 为了控制乡村一级,朱元璋的应对方法是编户齐民,保甲政策,一个乡村弄一个负责人。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让征收财政的方面变得容易许多。 县令想治理地方,仍然需要胥吏、族老、士绅协助,不然很多事都办不成。 事实上,对于古代的统治者而言,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 财政是一个朝廷中央的命脉,除此之外的事情,都是小事,毕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大家伙儿很难有太大的追求。 但苏澈不同,他要做的事情更多,自然不会只有这样就满足。 让皇权下乡,才能让扫盲彻底开展。 面对这些根深蒂固的乡绅族老,苏澈思虑良久,最终还是忍了下来,如果大动屠刀,杀他个朗朗乾坤,固然可以震慑一时,却是无法长久,总不能一直杀吧? 所以,换一种其他的解决办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一时半会儿,苏澈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他也没有继续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极限的,头脑也是,这个时代的天才虽然被时代所局限,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够聪明,事实上恰恰相反。 苏澈立刻召了内阁成员前来议事。 很快,内阁成员,包括太子朱标,都来到了议事殿中。 苏澈坐在上面,给出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如何让皇权下乡,加强对于乡村的管理能力,如此顺利推展朝廷的任何政策? 内阁大臣们听到这个问题,不由得面面相觑,短暂的沉默过后,众人纷纷讨论了起来,既然他们已经走到了内阁大臣这个权力的中枢,那就不可能再回头照顾所谓的儒家。 众人商讨了一番,还真给出了不少靠谱的提议。 首先,可以直接动用州县衙门的力量。 县城衙门经常会到属下的乡、村催征,有时带队缉捕盗匪,有时调解乡村、宗族纠纷、制止械斗,在地方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凭借县城衙门的影响力,在乡镇地方设立常驻点,建立相应的权利体系,负责专门推广朝廷的命令。 如果到了这种程度,那些地方还不愿意配合,甚至公然抵抗地方常驻点官员,那就是和朝廷对抗。 一句话,打击地方黑恶势力还需要找一个借口,如果对方公然攻击朝廷官吏,那就是意图谋反,镇压谋反的家族,仅仅只需要一个名单而已! 除了这个提议。 也有人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在县城衙门设立更多的巡检司,给与地方足够的武力,让地方形成“佐杂分防”这么一个概念,也就是县丞、巡检、主簿等,每人管一个地区,通过佐杂在县以下的分区管辖,如此形成皇权下县。 可这么一来,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那就是让本来就臃肿的地方官吏体系,变得更加臃肿,这会为后续的政令体系带来不小的麻烦。 但很多时候事情都是这样,有正面,也有反面,有好处,就有坏处,这是无法避免的。 想要让皇权下乡,那就必须扩大相应的政令体系。 一句话,皇权下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当然,这种事情一旦做成了,收益也非常巨大。 不过。 也有内阁大臣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与其戒备那些乡绅宗族,还不如拉拢他们一起,借用他们的力量来完成目的。 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 可以组建公局,拉拢士绅豪族,让朝廷的手深入到各镇各乡各村。 这大臣解释了一下所谓的公局。 就是让那些乡村小镇的士绅豪族组建在一起,让他们内部推举出带头的士绅,再由州县官认可、任命,由这些人组成公局这样一个机构来管理本地的事务。 州县官与公局的文书往来、见面礼节,基本参照上下级衙署的做法。 通过公局制度,可以让朝廷掌控地方士绅。 一旦朝廷有什么政令下达,就让这些士绅负责推广,如果做得好,那就是政绩,可以继续往上升官。 这对于那些乡绅豪族而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朱元璋的编户齐民,保甲政策,很难持续、有效的运行,因为保甲虽然具有合法性,也有固定的办事人员地保,但地保都是庶民,在地方上权威有限。 此外,保甲并无来源稳定的经费,也没有直接掌握的武装人员,所以地保的任务主要是跑跑腿,很难通过这个制度体系完全掌控乡村。 如果公局得到官府的授权,有地方合法性,局绅都有功名、职衔,有坐局办事的局绅,再以各种方式征收局费,局绅就有固定收入。 此外公局还有团练、更练、局丁等武装人员…… 如此,公局可以直接强制乡民服从! 苏澈听着内阁大臣们讨论的诸多方案,不由得皱起眉头,这几种方案,很难抉择。 如果不依靠乡绅,光靠县城衙门的话,这事情想要完美推行,要花不少的力气。 如果依靠地方乡绅,这事情就很容易解决。 但问题是, 将权力交给这些人,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苏澈思索一会儿,最终还是选择了最笨的方法。 凭借县城衙门的影响力,在乡镇地方设立常驻点,建立相应的权利体系,负责专门推广朝廷的命令! 将乡村的权利和影响力,从那些乡绅的手里抢回来! 同时还在县城设立更多的巡检司,给与地方足够的武力,让地方形成“佐杂分防”。 不过这么一来,开销可就太大了。 可只要事情能做成,不管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随着会议结束,内阁大臣们从议事殿中离开,三三两两,忍不住讨论起来:“陛下为什么不同意利用那些乡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