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和丘仲在数千人的围观下,相对而坐,对于各自的主张进行探讨,林江更多的是秉持法家的思想。
阐述的法术势那一套,和他在秦国的主张言论差不多,而丘仲,则是他自己的主张。
林江对于丘仲的一些主张是同意的,并且有意帮他完善儒家的一些理论,夏国的文化是林江一手缔造的,而他自己也是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毕竟只要是蓝星华夏的年轻人,谁没接受过儒家的思想?
比如丘仲礼的那一部分,林江就十分赞同,但又觉得理论不够扎实,也不够灵活,每个人忠于自己的身份,但是也提倡身份是可以转变的,不能奴隶永远是奴隶,工匠永远是工匠。x33
丘仲则是对林江大一统的理论有些不服,大一统意味着战争,战争意味着破坏和毁灭,丘仲觉得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解决现实中的矛盾,比如重振夏君的威严,恢复到几百年前的情况等等。
丘仲自己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双方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几千个旁观的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思想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现实的不满,让他们开始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林江和丘仲的辩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结束之后,林江说服了楚天歌让丘仲在楚国武院任教。
武院从设立之初就不是单纯的练武常所,林江也从来都是认为人才是要文武双全的,所以武院也有一些文化课程,只是这些课程不被重视,于是丘仲成为了楚国武院的一个夫子。
丘仲讲课的水平比林江更高,没几天的时间,就获得了武院弟子的喜爱,听他上课的人极多,林江也会教导丘仲一些武功。
丘仲祖上曾是贵族,也是有家传武功的,只是武功不高而已,林江希望他有几分自保的实力,毕竟以后免不了要以德服人。
林江和丘仲的辩论经过整理,编造成册,然后加以刊印,很快就宣扬出去了,一时间楚都纸贵,无数人争相诵读。
随着消息进一步的扩散,更是引发了其他封国的人前来武院探讨的热潮,百家争鸣,终于有一点规模了。
······
“儒释道,我所学的东西是三教合一的东西,但是我不喜欢某教,只会取其精华,道教又要如何宣扬呢”
闲暇之余,林江再一次思考,儒家思想,他肯定是要大力推广的,儒家的思想在其被阉割之前,无疑是最先进的思想,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很多有志之士的终极目标,儒家的战斗力很强的。
而道家思想,也有很大的作用,深深的影响着华夏文明,只不过林江个人的喜好,他对某教不是太喜欢,但也不否认他们也有精华就是了。
“找个机会把道德经印刷出来,然后用李伯阳那个马甲流传于世,再把孙子兵法这些,也弄出去,那么这一次苏醒的使命就达成了,最后再去青州走一趟,差不多就可以继续去沉睡了”
林江犹豫许久,觉得他干涉的东西差不多了,一个文明,要想强大,是走不得捷径的,文明的内涵,也不是只言片语可以代表的,必须要有真正的过程,比如忠君爱国,单纯说一说是没用的,必须要有人这么做,甚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能显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至于那些典故也是一样,没有真实的事情发生,如此显得这些典故的难得可贵以及真实性,如何给一个文明注入内涵?
调整好思路,林江立即做出改变,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专心教导弟子练武。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林江在楚国武院第二个武道大宗师的弟子也突破了武圣,这让林江的名声再上一层楼。
对于张氏,林江也是认真的扶持,林江到底不是大公无私的人,张氏是张然的后裔,算是和他有旧,自然是要多加照顾。
如此在楚国的第五年过去了,林江在一天清晨,不告而别,但是林江留下了很多东西,他把财产都留给了丘仲,给他去收徒弟,门徒三千还差一些呢,又在武院留下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这些林江还印刷了几百本。
离开楚国之后,林江一路辗转各国,把印刷的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撒播出去,这才直接北上,再一次来到了清江南岸,而此时,清江正在激战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