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们来上朝,发现赵祯竟然站在殿外。
“这是……”
王臻年纪越大就越早起不得,赵祯许了他在家休沐,算起来他许久没上朝了,可听说西北来了战报,忧心秦为的王臻还是拖着年迈的身体来了。
他担心有人会因此对秦为不利,所以他要守护那孩子。
当看到赵祯站在殿外时,王臻感动的道:“陛下这是来迎接咱们吗?”
赵祯的目光越过他们,看似没有焦点。
吕夷简咂咂嘴看了眼他,心道:你想多了……不过碍于老王喷人的功力实在强悍,吕夷简只敢在心里想想。
“信使来了。”
许茂则狂奔而去,宰辅们回身,等许茂则提着一个竹筒再次飞奔而来时,这才知道了赵祯在等什么。
许茂则喊道:“庞相,庞相公。”
庞籍过去接了竹筒,打开后看了看封印,说道:“陛下,是原封。”
“打开!”
赵祯的声音有些异样。
庞籍深吸一口气,拆开了信封,然后拿出奏疏看了一眼。
“哦……”
就像是呻/吟般的声音让吕夷简怒火中烧,过去劈手抢过奏疏,也不管赵祯在那里翘首以盼,就先看了内容。
“是火药!?”
吕夷简一拍脑门子,上面马上出现了一个巴掌印,随后慢慢消散。
“陛下,辽人忌惮新式火药,说是就此作罢。”
赵祯心痒难耐,干咳道:“奏疏。”
朕是帝王啊!
奏疏竟然最后一个才得看,你们莫不是要翻天吗?
他接过奏疏,不禁念了出来。
“辽军数万猬集于府州百里开外,领军的乃是都详稳萧疾。臣与萧疾会于城外十里。臣仔细察言观色,断定辽人忌惮新式火药,于是托言误入,只说两国就此作罢……”
赵祯抬头,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这空气是如此的清新,让人陶醉。
王臻激动的深吸一口气,结果清晨的冷空气进了肺腑,一下被刺激的咳嗽起来。
吕夷简躬身道:“恭贺陛下。”
赵祯心中欢喜,随口道:“恭喜什么?”
吕夷简说道:“辽人此次出动一万余骑,还有重骑在其中,一战被大宋击败之后,耶律宗真要不安了。此后辽人再想对大宋动手,也得想想这一战,想想他们可否能撼动大宋!”
这一刻韩琦的眼中全是光亮,仿佛是年轻了十岁。
赵祯笑道:“是了,耶律宗真要想动手,就得先弄清楚火药……来人,传了叶双愁来,要快!”
庞籍面色一变,说道:“辽人定然会打探火药的机密,幸而是建在城中,否则……”
赵祯看了一眼奏疏的后面,说道:“秦为建言把火药作坊弄到城外去,说是四野空旷,好防御。另外若是有个什么意外,也不至于伤亡惨重。”
吕夷简皱眉道:“陛下,可若是敌军兵临城下呢?那城外的火药作坊岂不是资敌?”
赵祯把奏疏递过去,说道:“自己看。”
吕夷简接过奏疏,看到了最后,不禁苦笑道:“秦为竟然连这个担忧都想到了,臣……惭愧啊!”
庞籍好奇的问道:“吕相,他是什么意思?”
“他说若是被敌军兵临汴梁城下,那有没有火药都无用。大宋到了那时,武人该死,文官也该死,大伙儿一起去死吧。”
庞籍扼腕道:“是了,若是被兵临城下,那就说明我等无能,是该死了。”
赵祯目光转动,问道:“秦为之言虽然粗俗,可却豪迈,诸卿以为如何?”
吕夷简点头道:“臣赞同。”
“臣赞同。”
“陛下,宫外司事局主事韩琦请求陛下,说是此番西北大战,火药建功,辽人必然忌惮,要小心他们的密谍才是。”
赵祯和宰辅们面面相觑,然后笑道:“诸卿以为如何?”
吕夷简板着脸道:“若非是信使进城之后就被带来了这里,臣还以为是秦为提前给那韩琦通了消息,故意让他来邀功的。”
这个夸赞很给力。
当初秦为从国子监带出了不少优秀学子,其中最出彩的莫过于欧阳修、韩琦、文彦博……等人。
还有那个苏洵,不过他文采很好,但却少了谋略和城府。
至于庞家的那个儿子……
用秦为的话来说:天才,本就不该和寻常人相比较,这是等级压制。
赵祯想着想着就笑了,“秦为身边就那么几个人,一个庞世英和苏洵,他俩也许也有这个本事,但却不会假借别人之手来陛谏,这个韩琦……不错。”
“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