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可以不要,但皇帝不能不给,否则谁还给他办事了?
而且所谓的不要封赏,有时候反倒最是难办,因为给的少了怕人心怀不满,那这赏赐的意义就削弱了;给的多了又容易惹人非议,也怕李昭飘起来。
皇帝现在是有打算将李昭当成心腹来培养的,相比于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李昭自绣衣卫起步,因特殊身份和出身,反倒更合适去帮他做一些别的事情,也不太会引人注意。
正因如此,他也需要稍稍磨砺他一下,不能让他尾巴翘到天上去。
而且李昭现在年纪这么小,贸然地拔擢反倒是害了他。
李昭不知道皇帝对自己的“关爱”,虽然他进入皇城之后获得的奖励已经足够满意了,但他当然不是就此满足了,不过他这一次的功劳本就可大可小,完全是看皇帝的心情。
如果皇帝觉得他立下的是滔天大功,不仅在两族使者面前涨了汉人的面子,而且治好了瑞兽也很有象征意义,那自然会把他高高抬起来。
但李昭现在反倒更想要低调的苟发育,不打算太冒头。
如今他的身份,很多事情不需要亲自出手,也没有人无缘无故会跑来逼迫他,也不会有人能摸出他的底细来,这样到时候遇到情况要做什么,才能出其不意一击达成。
皇帝此时自然不能再把皮球踢回去,于是考虑了片刻便道:“既然如此,朕便先赐你一面大内令牌,可不经传召,在这皇城行走。另外……”
想了想,皇帝突然又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李昭立刻答道:“已过了十六……”
“你如今好歹也是一家之主了,却不是寻常人家的少年郎可比,朕再赐你一个表字,就叫……明德如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īn)民,在止于至善。
且明对应昭之意,德则是一种祝福,不计较出处,这两个字也是对李昭美好的愿景。
古人取表字多有文章,有的是名字的近义词,有的是反义词,有的是强调,不外乎都是一种希望和祝福,希望此人能做到名字那样贤良美好,祝福名字能让人避祸驱灾。
李昭倒没想到皇帝会从这个入手,但不得不说,这两个赏赐看起来都很虚,可实际上的用意却很深。
一来是以示亲近,也是对外告诉大家,李昭是皇帝罩的人,这比之当初称赞什么“神医”可能更有效果;二来这样的赏赐轻重可大可小,都是要看人的,所以也不能因此质疑赏赐不到位。
而且本身李昭这次做的事情就是偏于名而虚与实,这赏赐算是相得益彰。
李昭自然没有异议,欣然接受,然后皇帝当然也不小气,还是额外再赏赐了黄金二百两、布三百匹,并赐给李昭一匹御马监出产的宝马——那是皇帝那匹汗血宝马的子嗣。
而等到这些封赏完成,皇帝才又和李昭说起了先前猎场遇事的事情。
“明德,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尽可道来,就算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
李昭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才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一要等那温太医的供词,二则看蒙古使者如何辩驳。若他们能供出幕后主使者,此案自可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