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妃看着他们小两口这样,很是阴阳怪气了他们一顿,在那之后,何秋才算是老实下来。
灰溜溜的又跑到燕王府,帮着朱棣做点事了。
朱棣看着好几天不见的何秋又回来了,就啧啧称奇。
“这是什么风把你又给吹过来了?”
何秋状似无辜的说。
“这是丈母娘吹得风,让我过来的。”
朱棣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既然来了,还不赶紧做事。”
何秋嚷嚷道:“你先别急呀,至少跟我说下,现在蒙古降人的安排怎么样了?”
朱棣简单的跟何秋说了下现在的情况,这些蒙古人,大部分都已经习惯了现在帮着大明做工拿钱的日子了。
生活习惯也在慢慢向大明靠拢,不过总是会有一批顽固的,那群人朱棣也打算放弃掉。
这不是准备在草原上筑城,让他们定居下来,实在改不过来习性的,就等他们修好城,就把他们全部迁进去。
朱棣还是很信任何秋所讲的青贮法的,毕竟到目前为止,何秋给的东西都还没出过错。
何秋听完之后,问了一句,“现在筑城用的什么法子?”
朱棣笑着说,“你的法子。”
何秋的法子是很简单的,城墙用上青砖和水泥,地基塞上碎石头和水泥,修城的成本降下来了,可是坚固程度却丝毫不逊色于糯米和石头修的城墙。
搞得朱棣心里痒痒,想把北平的城墙也重新修一修,要知道北平在元大都的时候,发展迅猛,在原本的城墙外面新建了不少民房,这些房子可都是在城墙外的,不够安全。
既然现在有这个条件了,朱棣自然有心把这块民居包到新城墙里,这也能算是他的一点功绩。
对于朱棣的这个想法,何秋还是很赞成的,既然现在有几乎免费的劳动力,不使白不使,就让这群蒙古人再造一层城墙,这样恐怕还能得到不少北平居民的称赞。
既然朱棣提到这点,何秋也跟他讲了一个事,再次建城墙的时候,要重新规划下城内建筑的布局,该拆的拆,不然整个北平城乱糟糟的,住着也不舒心。
朱棣认真考虑了下,耸耸肩,很无奈的说,“这我也想呀,可是没钱啊!”
城里那些破旧的民居,还有坟茔,要是朱棣想动,怎么说也要给人点银子吧?
不然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可是这积少成多,他还想要建城墙,这样算下来,还真不一定够用。
何秋不以为意,对朱棣说。
“这有多难?你就跟那些百姓说,你拿新房子换他们的旧房子,新房统一装上火炕,我就不信没一个人心动的?”
朱棣脱口而出,“那我不是赔了?”
何秋白了他一眼,仔细的跟他算了笔账。
“你看,水泥是你生产的吧?他的材料有多便宜,你也是知道的;青砖大部分也是你弄得厂子造的吧?也就是说材料几乎免费。”
“等这些平民搬出现在的地方后,他们所在的地方,在新城里都算是好地段了,你在这上面造一些大宅子,专门卖给那些商人或者官员,这怎么会亏本?明明还有得赚!”
朱棣有些糊涂了,这是怎么算的?免费帮助百姓搬家,还能有的赚?
可是任他怎么算,按照何秋的说法,还真的是可以挣不少钱的。
朱棣不由的苦笑道。
“你还真的是有陶朱之能!”
民国奇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