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初五,何秋难得的起了个大早,跟着朱棣一家子往知行学院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为了避免尴尬,对着朱棣猛夸,还极力吹捧姚广孝,话里话外就像让姚广孝去书院也当一段时间的先生。
朱棣气的吹胡子瞪眼,“少胡说八道,我还要留着姚师给我出谋划策呢,真要跑你那讲学了,我怎么办!”
何秋不以为意,“每天去上一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不会耽误你什么事的。”
姚广孝饶有兴致的看着何秋,“哦,那我去了讲什么?”
何秋看起来也是提前做过准备的,“就讲政治,讲权谋手段,让学生们都知道,这天底下当官的人心肠有多黑。”
朱棣这下真忍不住了,“何先生,此乃屠龙之技,怎可轻授于人?”
真正的屠龙之技,你还没见识过呢,何秋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但是他也不敢真的把这种红色经典拿到大明来,要不然恐怕第一个想杀他的人就是朱棣了。
天色刚亮堂起来,一行人就到了书院外,朱棣早早就瞧见道旁的一团野菊开的正香,恣意的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勃勃生机。
这些天,朱棣自己也组织了几场赏菊会,不管哪家的花都开的光艳动人,但比起书院这的菊花,却总觉得少了一股生气。
何秋很是自豪的跟朱棣提起,这些菊花都是哪来的,至于品种,抱歉,我家菊花没有品种。
何秋却专门干起了破坏气氛的活,在冷场这块领域,可能没有比何秋更专业的了。
何秋指点着身边的这些菊花,“我跟你们说,我最近研究出来的新菜就是菊花炒蛋。”
“这菊花的嫩叶子用来和鸡蛋一起炒,据说还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菊花酿我也调配出了新的配方,喝起来更为柔顺些。”
现在不是没人喝菊花酿,但这也就是那些有钱人家,比较讲究的才这么做,他们会在前一年的重阳前后,以菊花入酒,等到第二年重阳到来的时候,叫上亲朋好友一起品尝。
若是一般的平民家庭,每到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把菊花往酒上一撒,走个流程。
现在朱棣听到何秋的介绍,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就是,“这些菊花到底还有什么用。”
何秋带着朱棣等人一路来到的书院,书院附近都已经被人打扫过了,不会有什么遗留,看起来干净整洁。
书院的夫子们也都早早到了,准备迎接燕王朱棣,知行学院的大门上,那对知名楹联已经挂上,还是朱棣的墨宝。
说起来,现在到知行书院教书的这些夫子们都有些晕晕乎乎的,本来不过是接受一个二十来岁年轻人的邀约,过来到一家新书院教书。
他们还以为这又是那个无聊的公子哥,在到处撒钱,没想到,这位公子哥不讲武德啊,直接把北平最牛的燕王领着一起来赏菊大会。
这可能就是这群秀才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了,不少夫子们现在连句话都说不利索了。
几个为首的夫子哆哆嗦嗦的和朱棣聊了两句,就自觉地走开了,把这个大ma烦留给何秋解决,毕竟也是他请来的燕王。
朱棣认真的看着书院的环境,他已经想把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俩都送到这座书院来,不能不认真考察一下。
单论环境,这知行学院比燕王府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拾掇的极为漂亮,里面还有很多同龄的儿童,正好给朱棣的这几个儿子当玩伴。
何秋也没带他们在这边瞎转悠了,径直带着这群人,跑到何秋专门为朱玉颖留的院子,就是安了喷泉的那一处。
以后何秋恐怕要把不少的时间放在讲学上,这样一来和朱玉颖的联系免不得要少很多。
但是在这放上这么一处别院,那就不同了,朱玉颖完全可以随时跑来找何秋玩,正好还能避开城里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