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八百一十五章 谁想造反

第八百一十五章 谁想造反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八百一十五章谁想造反诸葛亮虽然不懂袁熙口里的土地所有权变动,经济成分主体等等词语的含义,但他凭借自己的理解,却能多多少少明白袁熙解释的那些话,他带着疑惑和不解,向袁熙屡屡发问,想要能找到事情的关键点。  这让袁熙尤为惊喜,因为诸葛亮对未知事物的理解力,远远超出了他先前的预料,也只有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才能去思考并质疑后世那些极为复杂晦涩,且并非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毕竟后世的经济学分类繁杂,而且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至今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袁熙本来就是半瓶子醋,经他一转述,有可能概念便会歪曲偏离,更不用说那些理论有可能并不适用于这个时代了。  袁熙需要的并不是照本全收不加质疑的学生,而是能够深刻理解未知事物,并结合现实学以致用的人,而诸葛亮可能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人。  毕竟再穿越,封建时代的生产规律也要受到生产力的制约,没有工业化基础,也只能做技术的改良,而不是违背客观规律开展科技革命。  从零建立化工体系,几个月建起横跨州郡的大道,一两年就能杂交成型的农产品,都是不现实的,实际要花费的,有可能是十倍乃至百倍的时间跨度。  但结合当代的技术,改善农田水利工具,发展农工商业,在大致太平的环境下,数年内让百姓的生活水平上一两个档次,还是能做的到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没有大的灾祸,以及,战乱。  战争对生活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脆弱的小农经济也根本无法应对这种致命的风险,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大幅度减少,如今便是青州百姓面对的困境。  从黄巾之乱起,青州就没有太平过,从横跨几千年的历史来看,青州本来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地方,每每有朝代动乱或者更替,青州必定有农民起义,从未缺席,只不过似乎青州运气不太好,每次农民起义都是功败垂成。  历代统治者对于青州也是极为警醒,想方设法把青州拆的支离破碎,但即使如此,青州人的造反情结,也一直没有消失过。  袁熙对于这块地方,其实是相当头痛的,如果能有别的选择的话,他也不想这么快攻打青州,但偏偏此地对于他今后的谋划极为重要,所以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青州百姓普遍特征是小富即安,只要能满足老婆孩子热炕头,就不会搞事,所以其实并不怎么团结,真正团结的是搞宗祠大族控制一方,千秋百代的地方,只不过青州恰巧出了个孔家而已。  但另一方面来说,吃饱饭这种要求在乱世其实相当难以达到,但这种诉求又是如此正常,以至于青州百姓稍有不满,马上开始和官府作对。  总结成一句话便是,好吃好喝供着,他会感激你恩情,给你出力卖命,但如果他们觉得你处事不公,让他们活不下去,那不好意思,爷爷反了,当头给伱一刀。  青州百姓追求的是最原始的公平,你和他们同吃同住,那他们就是你最强大的臂助,青州兵在全天下也是战力靠前的,反之惹了他们,他们是真的会翻脸的。  袁熙对这种性格的百姓,便只能投其所好,让兵士分出修筑工事的时机,帮百姓挖掘地窖,保存粮食财物,便是做出这种姿态,争取人心。  当然,让百姓满意,也不是事事满意,让所有人都满意,这在任何时候都做不到。  比如袁熙军给某些没有地的人发放土地之后,还有极少部分人还是不满足,提出若是能再发个老婆,他们便会配合行事。  对于这种要求,袁熙自然是笑着应对,顺手将其投上了开往辽东垦荒的海船,劳动教化去了。  目前看来,青州第一站的北海郡,起码表面上的进展还算不错,但到底成色如何,只能靠接下来真金火炼的检验。  战争,也只有战争,是最能激发百姓守土情怀的,到时候青州百姓将袁谭亦或袁熙哪一方视作敌人,便见分晓。  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便是将整个青州百姓拖入战火之中,然而袁熙没有别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能是他所能想到的损失最小的办法,不然随着战事扩大,袁谭迟早会大拉壮丁,把整个青州百姓都扔到战场上。  到时候袁熙军只能被迫面对他们,最后要死多少人才能击败袁谭,那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上午兵士挖掘完毕,诸葛亮随袁熙和兵士一起吃了饭,便返回谋士营帐中,里面郭嘉正一边看着军情,一边还放着饭菜。  诸葛亮看早已过了饭点,劝道:“先生多少吃一些,不然对身体不好。”  郭嘉失笑道:“要你个毛头小子来教我养生,你熬夜不比我多?”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