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完赵累之后的第二天,孙绍与李异、华成带着护卫亲兵们立刻马不停蹄向东南方向疾行,赶往下一站徐盛的的驻地。
不出所料,徐盛治理下的鹿浦小县不仅恢复了战前面貌,甚至更加繁荣了。
漉水北岸平原上是一片一片开垦好的农田,每隔数十里就有一个百余户的小村落,孙绍与徐盛许久未见,见面了自然少不了话说。
徐盛还是那般沉稳,简单寒暄之后立刻主动将鹿浦县的各项数据如数家珍一般一一道来,期间出现的问题他也从不回避。
徐盛做事滴水不漏,孙绍除了勉励表扬也挑不出其他毛病,公事谈完二人这才叙起私谊,徐盛对于不能亲自道贺孙绍大婚依旧遗憾不已。
徐盛是孙绍麾下头号大将,也是一起甘冒奇险,出生入死的兄弟,二人的情义自然也比普通君臣更加亲近。
孙绍在徐盛这里待了三天,照例与徐盛一起拜访一些普通农户、渔民,之后就风尘仆仆的沿着漉水向东而去。
醴陵原本也只是一个小县城,不过当潘濬到了这里之后,这里便热闹起来。
与潘濬一起到这里的还有一万多民夫,他们就是疏通漉水河谷的主力。
如果说鹿浦到醴陵还有道路可行,从醴陵往东几乎就是无路可走了,两个月的时间,潘濬也只是将民夫安置好,面前开辟了十几里的道路。
由于潘濬这一次并不是征发徭役,而是以工代赈,发放工钱的,此时农闲的新民都是自愿前来的,因此个个干劲十足,并没有人消极怠工。
孙绍见到潘濬的时候,他正在道路最前端亲自指挥调度,虽然是寒冬腊月的日光并不猛烈,但潘濬此时也黑了数倍,瘦了一圈。
孙绍看得眼中含泪,感动不已,倒是潘濬早已经习以为常。
潘濬汇报了工程进展,预测要想完全清理出可供车马行动的道路来,只怕至少还要一年的时间,而且河谷中还有一些河段修路不难,但要保护住路,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孙绍自然是想要越快越好,不过他看得出潘濬已经竭尽全力了,于是他也没有表示时间太久,只是让潘濬放手去做,不要吝惜钱粮。
了解到现在修路最大的困难是山石开凿以及物质运输,孙绍脑中又有了新的发明想法。
一个是多打造铁制的工具,第二个则是轨道车。
漉水由于水量太小,并不适合运输,特别是以后还要运送重量巨大的铁矿石,而轨道车原本就是在矿山中出现的,只不过如果孙绍现在把他弄出来,时间要比历史上早了一千多年。
不过这发明要是弄出来,让其他诸侯发现了,特别是治下平原广袤的曹操得到这个技术,那中原的运力提升可比他一个小小的长沙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