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初衷高中的,欧展鹏还真搞不明白,他只知道战争就要不择手段,就是要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摧毁敌人。
不过换个角度再想想,狗嘛,连咬死对手的本事都没有,有什么脸叫机器狗?
连续几次单挑,全都战胜对手之后,今天的实验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没欧展鹏什么事了,实验团队连夜优机器狗的结构和程序,第二天一早,基于新方案改进后的机器狗惊艳亮相。
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这东西肩膀上安装了武器,左右各加一支霰弹枪。
欧展鹏很意外,觉得这个进度是不是太快了。
邹舟和他的团队却不这么看,既然昨天已经完成了嘶咬方面的优化,今天自然该把武器装备提上日程。
必须具备嘶咬能力,却不代表放弃武器优势。
对此,欧展鹏深表赞同,扬长避短才是研究人员应有的态度!
改装后再次对阵迅狗,效果果然拔群,砰砰两枪就打倒了对手,别说一对一,就是一对一群,也一战之力。
不过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继续改进,把两支霰弹枪换成一霰弹一步枪,进一步加强远程火力。
这依然不是结束,实验团队继续优化程序,增加分辨程序。
简单点说,就是让机器狗学会分辨哪些是地球的原生物种,哪些是非自然进化的外星造物,免得机器狗在消灭迅狗的同时,把其他原生物种也给灭掉。
识别程序早有成熟方案,主要的麻烦是怎么把程序移植到系统里头。
最后,还要进行安全性实验,就是准备人体模型数只,检测机器狗会不会把人类误判为其他生物,还要就是在同时出现迅狗和人类的情况下,必须优先保护人类。
这种保护不是单纯的挡在人类前面,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阻挡、拦截和主动进攻之间做出最优选择。
经过连续几天的忙碌,适合对付迅狗的新型号终于完成,但这只是实验层面的结束,而不是实战性的成熟。
于是,实验团队兵分五路,立刻赶赴封锁区,抵达后释放机器狗,并且向它们下达自由猎杀指令。
机器狗拥有不同的行为模式,顾名思义,自由猎杀就是不做任何限制,以追杀迅狗为最高目标。
除此之外还有守护模式,既以某个目标为中心活动,所有胆敢靠近的敌对目标一律消灭;还有联动模式,既数只机器狗一起行动,互相配合猎杀目标;潜伏模式、搜索模式、突击模式、暗袭模式、哨兵模式以及综合模式等等,足以应付大多数任务。
接到指令,八条机器狗立刻钻进丛林,转眼消失不见。
地雷什么的,根本不就是个事,就算主动识别系统失效,机器狗身上还有敌我识别系统,双重保护双重识别,确保万无一失。
技术人员通过数据链,时刻掌握机器狗的情况,仅仅十多分钟,丛林深处就传来一声枪响,收获此行的第一个目标。
接下来枪声不断,仅仅半个小时,就击毙迅狗二十余只。
这还只是一个组的收获,其他组也陆续传来好消息,数量最多的能达到三十余只,最少的也有将近二十只,有效打击了狗群的嚣张气焰,缓解各个方向的沉重压力。
目睹实验的官兵,给予机器狗一致好评,纷纷要求加快装备速度。
机器狗对迅狗,就像人类对阵机器人,孰强孰弱还用说么?
然而这依然只是初步成功,与大范围装备部队仍有一段距离!
wap.